“小小阳雀学做窝,细细娃儿学唱歌,细细阳雀飞过坡,细细知了树上落……”10月18日上午,来自贵州侗族大歌之乡的少年儿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为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嘉宾献唱侗族大歌,展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大歌”是侗族民间艺术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之一,以天地、山川、动植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和美好愿景。
从历史中走来的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成为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田间地头唱响的侗族大歌。杨道军 摄
“我们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靠歌声代代相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侗族大歌县级传承人、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中心小学教师杨秀豪表示,作为中青年非遗传承人,他要把侗族大歌唱得更响亮,让全世界都听到这美妙歌声。
贵州黔东南地区素以多民族聚居著称,在这里居住着中国56个民族中“最善唱歌”的民族——侗族,他们是绣在大地上的五彩斑斓、是融在时空中的古老文明。千峰万壑,历史悠长,造就了一方丰饶独特的侗族文化。
在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高黄鼓楼,对唱侗族大歌。
侗族有三宝,除侗族大歌外,还有鼓楼和风雨桥。鼓楼和风雨桥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哪里有侗寨,哪里就有鼓楼和风雨桥。
侗寨即侗族村落,大多就其地形,依山傍水,整体布局大致分为平坝型、山麓型、山脊型和山谷型几种。贵州作为全国最大的侗族聚集区,是侗族文化荟萃的地方,留下了很多侗族文化瑰宝。
从江县高增乡占里侗寨。
鼓楼不仅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凡聚众议事,制定村规民约,调解民事纠纷,抵御兵匪等重大活动均在鼓楼进行;逢年过节,迎宾送客,对唱大歌,“多耶”踩堂等也在鼓楼进行;平时闲暇,人们则聚集在鼓楼休息,谈论家常、说古论今。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侗语叫“堂卡”或“堂瓦”。是由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自建而成,没有图纸,所有的数百根梁、柱的尺寸都是自己计算出来的,布置风格各异。全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都采用木榫栓接。
2023年8月1日拍摄的黎平县双江镇黄岗侗寨鼓楼(无人机照片)。宁坚 吴光辉 摄
要进侗寨,必是要走过一座桥,这也是侗族村寨设计的精妙之处。这桥像是建在河上的长廊,在桥头、桥中央还建有亭子,供人休息,遮风挡雨,这种桥就叫“风雨桥”。
风雨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亭阁式风雨桥,桥面上亭阁秀立,雅致玲珑。鼓楼式风雨桥建在较宽的河面上,大桥长廊之上,加盖几座鼓楼式建筑,十分壮观。风雨桥不仅便利行旅,还是侗家人欢唱歌舞、吹笙弹琴、娱宾迎客的游乐场所。
黎平县堂安侗寨风雨桥。龚小勇 摄
由于风雨桥的长廊和亭子的瓦檐头都有雕刻,上面雕刻的一般是人物、山水、花、鸟、兽等等,因为它们色泽鲜艳,栩栩如生,因此风雨桥又称作“花桥”。风雨桥不仅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还是中国木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一定要在风雨桥上录歌,这是一种仪式感,心里会更安心。”8月15日,“90后”女孩张国丹召集黎平县三龙侗寨的歌师们,聚在侗寨河边的风雨桥上,歌师们唱起侗族大歌,张国丹则在一旁用录音笔细心记录下歌师们的声音。
张国丹介绍,侗族村寨大多都依河而建,每个寨子都建设了风雨桥,它展示了侗族同胞生产生活的风貌,更是将各村寨连接在了一起。
黎平县三龙侗寨“关秧门”活动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宇峰 摄
侗族文化底蕴深厚,除了侗族三宝外,还有独特的语言、服饰等。这里节庆节日繁多,有侗年、祭萨节、摔跤节等,每个节日各有亮点,无不体现出侗族的底蕴及浓厚的民族风情,是黔东南文化的重要元素。
走进被叠叠山峦、郁郁植被包围着的侗寨,穿过风雨桥,驻足鼓楼前,聆听天籁侗歌……在贵州黔东南,近距离感受侗族风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