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部高寒地区,荞麦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三大苦荞种植基地之一,素有“高原荞乡”之美誉。
近年来,威宁县按照“强牛壮马、稳粮稳菜、保烟保果”的产业发展思路,谋划了“5+2”产业发展布局,做精做特荞麦产业,壮大荞产品加工规模,延长荞麦产业链。
百草坪各色荞花盛开
走进贵州威宁荞源农业有限公司加工厂房内,11条生产线正不断运转着。在荞饭生产车间,经过盘饭、蒸熟、按散、烘干、筛选、打包等工序,一袋袋荞饭制作完成。
“我们每天的产量是30吨,每年要消耗7000吨左右的原材料,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贵州威宁荞源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戴永菊说,她和丈夫从事荞产品加工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从小作坊做到合作社、加工厂,从简单荞产品加工到苦荞产品标准化生产,荞产品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板底乡荞麦种植基地
2018年9月,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戴永菊夫妇投资5000万元,在威宁五里岗工业园区成立了公司,购进新型加工设备,新建厂房和仓库,增加苦荞米、苦荞粉丝、苦荞糕点等产品的生产线,带动了50余人就业。今年,该公司还在板底乡种植荞麦5000亩,辐射带动农户1300余户。
在威宁县,大规模种植荞麦的有板底、二塘、双龙、哈喇河等乡镇,全县常年种植苦荞面积为12万亩左右,平均单产175公斤左右,总产2.1万吨左右。
农户正在收苦荞
随着荞麦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除去农民自食、饲料用和留种外,全县80%的荞麦都销售给县内加工企业作为原料。威宁县从事荞麦加工的企业有20余家,年可消耗苦荞原料约1.5万吨至2万吨,主要加工荞茶、荞酥、荞饼干、荞凉粉、荞蛋糕、苦荞挂面、苦荞精粉、苦荞饭等产品,主要销往重庆、广东、深圳、浙江、上海等地。
目前,威宁荞产品已注册有“黔鹤”“荞老五”“茗荞芗”“唐桂芝”“马摆大山”“可渡河”“蒋凤明”“威宁荞酥”等品牌商标。2016年,“威宁荞麦”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评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目前,威宁正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鼓励和帮助企业与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原料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提升产品加工水平,推动荞麦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提质增效。(文/图 夏静 孙玲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