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高原草海江家湾码头,驻足远眺,水天一色,水鸟翩翩。立冬前几天,首批越冬的黑颈鹤一家四口率先和草海重逢。
浩浩乌江之畔,苗寨化屋,青山如黛。百里画廊壮丽雄奇,峭壁峙立似大鹏展翅。村民们载歌载舞,盛装喜迎八方宾客。
黔西化屋村生态旅游蓬勃兴起,度假营地受到游客青睐。袁德志 摄
茶在山上,山在云中,金沙县木孔镇茶山云雾缭绕,茶农穿行其间进行冬管。起伏的丘陵间,垄垄葱郁连绵成片片希望。
…………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金沙县木孔镇的万亩茶山。王洋 摄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诞生。古老的乌蒙大地,翻开了历史新篇。
转眼30余载,这片让党中央、国务院时时牵挂的土地,已然沧桑巨变,焕发蓬勃生机。
2018年7月,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黔西化屋村,亲切看望慰问当地群众,勉励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风光无限。汤斌 摄
殷殷嘱托,声声在耳。
“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最有条件、最有基础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示范。”省委常委、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表示,作为“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毕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
乌蒙磅礴,铺展新卷。毕节,在新的时代坐标中逐浪扬帆,全力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
向绿而生:生态建设久久为功,守护这抹绿,贫困山区绝处逢生
初冬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层林尽染,多彩斑斓。蔚蓝的天幕下,连绵的青山犹如绿色摇篮,将“海雀”拥入怀中。极目远眺,深深的绿意与青瓦白墙的民居相映成景。
村里的广场上,矗立着老支书文朝荣的塑像:他手握镰刀,目光坚毅,凝视着他带领群众种绿植绿的巍巍青山——那是海雀的“绿色银行”。
海雀新貌。李学友 摄
望着老支书的塑像,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的思绪回到38年前——
那时,海雀村生态遭到严重毁坏,水土流失,广种薄收,群众极端贫困……
海雀之贫,引起了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在党中央的关怀支持下,毕节试验区应运而生,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贫困试验拉开大幕。
文朝荣冲锋在前,白天种树、晚上油灯下钻研造林技术。文均福还记得小时候的情景:在老支书的带动下,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种上了华山松、马尾松……经过十多年苦战,海雀30多个光秃秃的“和尚坡”变成苍翠连绵的林海。
3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瘦骨嶙峋的“小海雀”早已涅槃为振翅高飞的“金海雀”:森林覆盖率从5%提升到77.2%,林木经济价值上亿元。村里办起民宿和农家乐,林下经济如火如荼,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如今的18633元。
锲而不舍,水滴石穿。
30多年来,毕节儿女接续奋斗,改变了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向绿而生,实现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
威宁草海美如画。王近松 摄
威宁草海北坡,枫叶火红,秋意正浓,休闲的市民跳起欢乐的广场舞。登高远望,青山隐隐,白云闲卧,时有水鸟掠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草海巡护员刘广惠架起相机捕捉湖光鸟影。当了34年“守鹤人”,老刘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鸟叔”。
威宁草海是完整的、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鸟类的天堂。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当地人开始围湖造田、向湖要粮、与鸟争地。草海生态严重损毁,水中鱼虾越来越少,越冬候鸟去而不返。
“我们靠水吃水,绝不能把水‘搞废’,把路走绝啊!”忆想当年,“鸟叔”眉头紧皱。1992年,草海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启动草海综合治理。
特别是2015年以来,威宁壮士断腕,拆码头,停游船,禁捕鱼……通过实施“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截污治湖、造林涵湖”五大工程,高原明珠重绽光芒。
数据显示:2023年,草海生物物种增至2600种,鸟类种类增加到246种,其中18种为贵州鸟类新纪录;黑颈鹤数量从2016年的不足1600只增加至2588只……前不久,“鸟叔”惊喜地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首次现身草海,为贵州高原“物种基因库”再添新成员。
“草海有21.6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外围是5.39平方公里的缓冲区,游客禁游。”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茂说,威宁在草海缓冲区外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实施了面山植被恢复工程,同时兼顾了生态休闲、观海慢行等功能,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既能饱览草海之美,又不干扰草海之宁。
植绿护绿,一路精彩。
离草海55公里的雪山镇灼甫草场,山高云阔,如茵的绿地和迎风而舞的“大风车”延伸向远山。放牧人文忠诚披着羊毛披毡,手拿牧羊鞭,悠然看着肥壮的牛羊啃食青草。
这里,曾因海拔高、气候寒冷,而被断言不适宜发展种草养畜。经过不断探索、试验,如今,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成为我国南方少见的万亩人工草场,成千上万的牛羊,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
威宁灼甫万亩草场。何欢 摄
巍巍乌蒙,生机勃发。
这是绿意盎然的生机。毕节市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大幅提升到现在的60%。
这是扬眉吐气的生机。2022年,毕节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245元、39055元,比1988年分别增长35倍和49倍。
这是孕育希望的生机。以生态为底色,毕节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向绿而生。守护这抹绿,毕节贫困山区绝处逢生,实现了从苦甲天下到同步小康,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点绿成金: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拥抱这抹绿,乌蒙大地兴业富民
“尝一个,甜得很!”
威宁自治县雪山镇谢家村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王帮相摘下一个大苹果递了过来。高原阳光映衬下,晒得红扑扑的脸庞上满是喜悦,“今年,我家47亩苹果园大丰收,收入三四十万元不成问题。”
威宁红苹果,被当地果农亲切称为“阳光小甜心”。这口甜,说的是果子也是日子。雪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娥说,谢家村903户人家种了1.5万亩苹果树,小小苹果,让多数人家盖起了新楼房,70%的农户买了小汽车。
在贵州威宁产投生态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个“小甜心”通过自动化清洗分选、自动拍照测色等程序,分别输送到各个包装平台。公司负责人王军堂说,公司有53间储存气调库,统一品牌销售,如今“威宁苹果”的名气越来越响,已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东南亚。
在威宁产投生态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在分选分级和包装苹果。陈曦 摄
高海拔、低纬度、长日照、昼夜温差大……威宁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种植苹果。目前,全县苹果挂果面积约21.36万亩,年产量约20万吨,覆盖农户3.9万户16.8万余人,年产值约14亿元。
近年来,毕节市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动山地特色农业绿色转型,紧紧围绕“土特产”做文章,大力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八大绿色产业,马铃薯、肉牛、家禽等产业规模全省第一,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
大方县达溪镇坝子村青龙山上,技术人员向村民讲解提高天麻产量的技巧和方法。罗大富 摄
大方县对江镇箐梁子,树木参天,绿荫如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志鹏走进林子,动作轻柔地刨开松软的泥土,一个个胖嘟嘟的天麻便露了出来。
“这是我们采用高效种植技术试种的100亩林下仿野生乌天麻,亩产量640斤以上,按鲜天麻每斤25元的市场价计算,亩产值有1.6万元。”马志鹏扳着指头算账,其余采用传统技术种植的林下仿野生天麻有3400亩,亩产值6000元左右,今年全镇林下仿野生天麻产值超过2000万元。
“全镇有8万亩林地,发展空间大得很哩。”马志鹏信心十足。
大方县天麻专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成军介绍,全县天麻种植面积达40169亩,涉及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和合作社有138家,预计今年综合产值达6.25亿元。
毕节,点绿成金。依托良好的生态,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悄然兴起。
从贵州屋脊到乌江河谷,处处好风光。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女孩杨车美会在周末到村文化广场跳民族舞,天地为幕、山水为台,和同伴们身着苗族盛装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
“一个月能多挣2000块钱,开心!”杨车美是个活泼的姑娘,以往最大的心愿是去“山外的世界”,现在的心愿就是“拍短视频,将化屋展现给山外的人看。”
“万万没想到,靠水吃水,还有这种‘吃法’。”村民们说,长江流域实施“禁渔令”后,化屋开始转型发展,渔民上岸,当起了农家乐、民宿的小老板,或者被聘为保洁员、巡河员。
黔西市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游客观赏当地苗族原生态歌舞表演。史开心 摄
这个曾经的国家级深度贫困村,现已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原生态的山水,就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全村建起30多家民宿、农家乐以及露营基地,带动苗绣、黄粑、小黄姜、黄牛等产业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450元增加到2022年的2.5万元。
以山为笔,以水为墨,毕节正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逐绿前行:改革创新永不止步,追赶这抹绿,绿色发展再迈新程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乌蒙群山上,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演绎着绿色发展新动能的传奇。
黔西市定新乡青杠村,石漠化严重,当地人自嘲,“左边石板板,右边石包包,靠山吃不上,靠水水没有。”“要土地没土地,要企业没企业,这样的石旮旯,谁愿意待?”定新乡党委书记侯榆飞为了乡里的发展急得上火。
黔西市定新乡石漠化荒山上建起农业光伏电站。史开心 摄
2022年,当得知中核汇能贵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要在黔西选址建设农业光伏电站,侯榆飞费尽周折,把项目跑了下来。项目建设期用工量很大,给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务工收入,石山的土地流转也是一笔不小的进账……一块块覆盖在石山上的蓝色光伏板,既能“逐日生电”,又保护了脆弱的生态。
乌蒙高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和光能。据统计,全市可开发风电资源为1677万千瓦,年日照数在950小时至1200小时。依托无限“风光”,毕节市奋力“追风逐日”。
草光互补、水光互补、农光互补……群峰之巅,一个个“大风车”拔地而起;石山荒坡上,一块块光伏板绵延铺展。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毕节市建成新能源项目装机542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的33.41%。1至9月,全市新能源发电63.8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排全省第一。
“追风逐日”,是毕节奋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紧扣“双碳”目标,毕节全力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和上下游产业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检验产品质量。赵庆能 摄
“每道工序只需16秒。”在威宁长通新能源产业园内的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经过电池片、切割、自动焊接、叠层、前EL测试、层压等20多道工序,一块光伏板生产下线。公司综合部负责人郑乾说,今年3月建成投产,到10月底,产值已超过6亿元。
一颗手指大小的圆柱形灯泡插上插座,橘黄色的灯光明亮而柔和。“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G9灯泡,1.5瓦能耗的亮度相当于50瓦的钨丝灯,使用寿命却是钨丝灯的10倍。”
位于毕节高新区的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LED灯丝光源细分领域规模位居前列的企业。总经理陈朝东自豪地说,目前G9灯泡主要出口欧美,得到欧盟ERP能效新标准认可。
“毕节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立足丰富的煤炭资源,坚持富矿精开,推动由煤电为主向综合开发的新型化工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毕节市能源局副局长徐建金说。
年产30万吨乙二醇的黔希煤化工厂一角。罗兴祥 摄
在黔西市化工园区,贵州黔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煤制优等乙二醇30万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氢气等输送给黔孚气体(贵州)有限公司,用于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和双氧水;产生的一氧化碳输送给黔西市蕙黔新材料有限公司,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解液、涂料的原料——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项目落户黔西,吸引了贵州锂想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入驻,投资打造年产6万吨的碳酸甲乙酯生产基地。
环环紧扣的绿色工业链条让煤炭使用由“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资源利用由效率低下向变废为宝转变,产品生产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这样的转变,不只是持续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更是毕节围绕绿色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战略,不断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有力注脚。
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乌江画廊东风湖景区。史开心 摄
从“试验区”到“示范区”,毕节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绿色发展步履不停,绿色基础越筑越牢。
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力度更大了:从2017年在全省率先颁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开始,先后颁布《毕节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毕节市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更健全了: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林长制,全面推行河长制。今年1至10月,全市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4%,乌江、赤水河等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循环综合利用的能力更强了:获批建设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金沙经开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两高一低”项目的审核更严了: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关口,坚决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拒之门外。
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更活了:自成功入选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以来,已累计颁发5张林业碳票,涉及森林面积7.16万亩,完成碳票融资贷款4600万元。
毕节市城区初冬美景。罗大富 摄
使命在肩,逐绿前行。
今年7月,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作出重要指示5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推动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强调要加快把毕节建设成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越过绵绵的高山,越过无尽的沧海,如果期待依然在,总是春暖到花开……”穿行乌蒙,耳边不时回荡起这首以毕节奢香夫人传奇故事创作的热曲。
跨越时空,沧海桑田。
今天的乌蒙大地,挥洒着绿意,燃烧着激情,升腾着希望。
迈步现代化新征程,毕节,正翻山越水,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曦 成嘉廷 刘丹 谢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