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以加工带动之路推进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刺梨产业与贵州辣椒、酱香型白酒一起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支持培育的全国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聚焦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贵州全力将刺梨从普通农产品变为优质工业品,再培育为健康消费品,持续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十四五”以来,刺梨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30%,一跃成为贵州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
长势喜人的刺梨果 摄影 杨展凌
贵州全力推动刺梨种植基地提质增效,优化“订单农业”模式,强化落实保底价收购机制,创新开发刺梨收果小程序、APP等,与乡(镇)、村(居)实现联合互通,以大数据管理赋能鲜果收购高效化,让种植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贵州持续完善“加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务工就业。2023年,贵州改培刺梨标准化基地10.11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
贵州以加工带动刺梨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着力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加强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累计培育规模以上刺梨加工企业3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家。
深受顾客喜爱的贵州刺梨产品 摄影 杨展凌
贵州持续完善《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标准体系》刺梨系列标准,对标目标市场、突出地方特色,探索制定涵盖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支持刺力王、恒力源、春归等6家公共品牌企业参与起草了6月1日实施的《刺梨汁》国家级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发展空白。
贵州推进“贵州刺梨”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以品牌引领企业加快扩大市场份额,鼓励企业在交通场站、旅游景区、大型综合体等场所开设品牌销售点,设立驻外消费体验馆等,持续拓展线下营销渠道。
贵州初好刺梨系列产品生产线 摄影 马瑞
同时,贵州支持刺梨生产企业入驻大型电商平台和自媒体平台,建立“贵州刺梨”品牌电商直播基地,研发“黔货团购”小程序,不断扩大线上营销规模,并组团参加各类展销活动,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贵州刺梨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文 周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