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城出发,大约20分钟车程,就来到云雾缭绕的建中镇果水村。这里金灿灿、绿油油的茶园像一张厚实的地毯,随着山势,铺满山坡。眼前这一幕,正是黄红缨带领的团队点燃梦想、追逐梦想、共筑梦想的幸福家园。
黄红缨是湖南醴陵人,2011年,黄红缨踏上了在全国各地调研考察农业项目的征途,历时两年,最终选择在瓮安县建中镇果水村落户。
当时的果水村是一个无水、无电、无路、无网络的“四无”村寨。瓮安是革命老区,让同样来自革命老区湖南醴陵的黄红缨有种亲近感,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一片土地上亲手书写一番奇迹,让这里的农村更加美丽,能帮助更多群众走出困境,改变命运。
2012年,黄红缨率领团队在建中镇创办了茶园,每天顶着骄阳烈日、冒着寒风苦雨,领着乡亲们开着挖掘机、扛着锄头、握着柴刀扎进杂草丛生的林子里,开挖荒山、劈山为路、掘洼为井、碎土为田、围坎成园。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荒山不见了,茶园出现了。十多年来,黄红缨带领团队把45座荒山开辟成了35公里阡陌纵横、1.2万亩梯田交错的茶园,让果水村变成“贵州省最美乡村”,将“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景象刻画在了大地上。
全国三八红旗手黄红缨
万亩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一切蜕变,并不容易。刚开始招聘员工时,当地村民们的那份不信任让黄红缨感触很深,她知道,村民们穷怕了,害怕上当受骗,害怕努力白费。
取信于民,产业才能发展壮大。之后的数月,黄红缨频繁往返于果水村和建中镇,从银行提取现金兑换零钱,每天一分不少地付清茶农的务工费。
真心,终会赢得真情。后来,当务工群众主动找到黄红缨,表示务工费从日结变月结的时候,黄红缨知道,这片茶园终于“种”进村民们的心里,那贫瘠的土地终被捂出了“温度”。
2021年4月,黄红缨把户口从湖南迁到了瓮安,把瓮安当成了第二故乡。“我想把我的第二故乡变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真正把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写在大地上。”黄红缨说。
十多年来,推动产业升级,创新方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路,是黄红缨的坚持。
黄红缨组织对茶农进行培训,每期培训班人数达800人,授课老师既有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博士,也有常年服务在基层的技术人员,培训既接地气,又能使群众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黄红缨的茶叶基地
如今,当地群众通过土地资源及现金方式入股贵州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的合作社,当地400余人与公司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每年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到茶场做工人数达1700人以上,其中妇女比例占85.6%,实现人均年增收12000余元,带动脱贫户309户983人实现自主增收。很多妇女同胞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照顾老小,真正实现“绿了荒山富了群众”。
“我自己也是女同志,我会用姐妹般的温暖去关爱她们,这里的老太太阿姨们大姐们妹妹们,都觉得在我们这个企业务工幸福满满。” 黄红缨说。
近年来,黄红缨曾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四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第八届“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等殊荣。
“作为瓮安县民营企业发展的排头兵,我必须以身示范,把企业做好,带动更多的群众走向乡村振兴的道路!”黄红缨说。(文/图 李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