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场厚植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满足不同审美圈层人群共同的文化趣味;体验一场酣畅淋漓的自然之旅,揽怀那抹我爱夏日长的悠闲;亲历一场万人狂奔的热辣滚烫,在“六马”的步伐里读懂凉都的浪漫……
夏日来临,全国文旅市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期档”。这场以毕业旅行、亲子旅游、避暑旅游等为主旋律的盛宴,将因“凉”而“热”的六盘水避暑游推向另一个高地。新潮涌动之下,一轮旅游消费热潮火热兴起。
观音山矿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摄
梧桐环绕、郁郁青青,曾经的观音山小学,两层的小楼错综交织在绿荫里,又见林居康养酒店在六盘水“凉”经济的东风下,在去年盛夏落地,避暑季100万收益的成绩单,焕发出老矿区新的活力。
“自2023年7月1日开业以来,又见体系营收超过180万元,今年避暑季期间,137个床位全部订满,7月单月营收突破45万,夏日旅游热浪席卷凉都。”在又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何亚霖看来,在康养发展主题的大背景下,将三线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文旅新场景,为避暑游创造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又见林居康养酒店一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摄
一街之隔外,以观音山居委会集体经济为主导,“三线民宿”同期开启,曾经的观音山矿职工宿舍,无数人记忆中的“回字楼”,被悉心打造为“尖山1964·三线文化产业园”,随处可见的“老三线”装饰、标语、图片,步步皆宜的“三线”建设中红色记忆……斑驳锈迹,向人们述说着矿区的“今生前世”。
三线民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摄
避暑季一房难求,旅居的“候鸟”恋上矿山的清凉。蝉联夏季候鸟式养老栖息地头名,六盘水抢抓机遇,推进医疗、养生、旅游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以“又见林居”“三线民宿”为代表的民宿抓住“村房短住”的风口,承载地域文化特色,以历史守望拉动文旅、林旅、农旅等产业协同发展,在“凉需求”“凉资源”的转化下,将避暑旅游推向了新高度,成为推动暑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发展避暑旅游是利用气候比较优势驱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是绿色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不同的四时之景,可以营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随着文旅消费市场的新动能新优势的不断迭代,消费升级大趋势和文旅融合新机遇不断倒逼文旅消费培育新业态新场景以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
森临其景露营基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摄
夏日清凉“掀”起的经济热浪,既归功于季节性需求的快速释放,也受益于文旅供给的厚积薄发。创意的消费场景,丰富多姿的文化……这些既原汁原味、又饱含新生代趣味的文化消费场景,在成功吸引返乡游客与本地居民的到访打卡的同时,也实现了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的“跨圈”传播。
游客心目中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或许更注重的是体验和感受,在新潮之下,这些体验和感受在更具象的同时也赋予了文旅融合更强大的生命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