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高粱成熟时节,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小围寨街道马尾村的高粱迎来丰收,红高粱穗粒饱满,沉甸甸地垂挂。大型高粱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运转,收割、脱粒,一气呵成。一茬茬高粱秆顺势倒在了田里,成为下一季农作物的肥料。
“今年我们村合作社共种植高粱700亩,亩产大约800斤,市场收购价在每斤3.5元左右,集体经济预计增收136万元左右。”马尾村党总支部委员、马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高粱专班负责人杨五说。
成熟饱满的红高粱穗
自匀酒厂搬迁落户马尾村并扩大产能以来,马尾村抢抓机遇,积极寻求合作,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原料生产供应协议。村支“两委”迅速调整乡村产业布局,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开展高粱订单种植,建成700亩的高粱种植示范基地,2024年带动全村及周边村4000余人次就近就业,人均增收近1万元。
马尾村党总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金发华说:“自从2022年我们与匀酒厂合作以来,每年匀酒厂都会与我们签订‘订单式’合同,为我们解决销路的后顾之忧,在村集体经济示范种植成功的基础上,村里很多群众也主动申请加入,不仅村集体经济逐年增加,群众的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强。”
农户驾驶收割机在田间作业
在马尾村的带动下,小围寨街道的包阳、米秀、荣堡、苗拱等其他村也逐步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形成“村社合一”的模式,建立起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渠道,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文/图 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