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贵州来 | “一带一路”上的博士村长哈蒂嘉:贵州之“迷”引人探究
来源:天眼新闻  |  2024-10-16 10:07:04

  到贵州后,哈蒂嘉(Khadij Javed)每天都会在学校图书馆前的湖边散步,一边放空自己,一边思考学术问题,一走就是十几圈。“这就是为什么牛顿会被苹果砸中。做科研太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我从贵州来 | “一带一路”上的博士村长哈蒂嘉:贵州之“迷”引人探究

  哈蒂嘉来自巴基斯坦,正在贵州大学农学院攻读植物保护博士后学位。此前,她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尽管已经在中国生活了5年,但回家乡当“博士村长”还是第一次。

  病虫害管理、植物疾病预防、绿色防控……今年寒假,哈蒂嘉回到巴基斯坦,与当地农民和居民“面对面”近距离交流农业问题,手把手将在贵州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了田间地头的实操技术。

我从贵州来 | “一带一路”上的博士村长哈蒂嘉:贵州之“迷”引人探究

  聊起寒假的经历,她兴奋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逐一向记者展示照片:走进校园,带着学生检测病虫害,用显微镜观察样本;调研水培站,给农民培训种植技术;深入田间,围绕农业耕作开展研讨会……

  “你看,我一共组织了五次培训,这是第三次培训的照片。”照片里,哈蒂嘉带着学生和农民,蹲在旁遮普郊区的田地里,仔细观察被害虫啃食过的玉米叶片,评估病害密度和经济阈值水平,告诉他们怎样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防治。

  指着照片,她解释道:“这类病虫害也是我博士后论文的重点研究方向。”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巴基斯坦当地农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尤其是玉米,面临着严重的病虫害困扰。

我从贵州来 | “一带一路”上的博士村长哈蒂嘉:贵州之“迷”引人探究

  说起选择贵州大学的初衷,哈蒂嘉坦言,很多在中国已经解决的病虫害,在自己的国家仍然很严重,希望能把在贵州学习到先进农业技术带回家乡,推动家乡消除贫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为“博士村长”,同样肩负着促进学术交流的使命。寒假期间,她多次拜访曾经的母校巴基斯坦安瑞德农业大学,希望能为贵州大学牵线搭桥,促成双方院校能在农业科研、教育、交流等领域签署谅解备忘录。

我从贵州来 | “一带一路”上的博士村长哈蒂嘉:贵州之“迷”引人探究

  巴基斯坦安瑞德农业大学位于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学校前身是七十年代建立的拉瓦尔品第巴拉尼农业学院,在该国农业高校中排名第二。

  2015年,中巴关系升级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六大走廊之一,通过两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农业和科研领域也不例外。“我在巴基斯坦的农业科研项目就获得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支持,我们正获得越来越多的经费,让相关项目得以持续推进。 ”哈蒂嘉说。

  一张又一张照片在眼前翻过,哈蒂嘉越说越激动,越聊越开心。百来张照片里,每一张都成为了她难忘的回忆。

我从贵州来 | “一带一路”上的博士村长哈蒂嘉:贵州之“迷”引人探究

  “通过‘博士村长’,专家教授和农民像朋友一样走得更近了。”在她看来,这是“博士村长”最本质的涵义,不仅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还拉进了彼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采访尾声时,哈蒂嘉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贵州是如此地风景如画、活力四射、神秘多姿,这里有很多未解之谜,呼唤着我去探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庞博 赖盈盈 周尧 王华)

编辑:罗淼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