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平塘:积极探路“洞穴经济” 让沉睡的山洞焕发新生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11-04 16:57:40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阿下降的倾斜面上,属中亚热带岩溶喀斯特地区,特定的地质和地理环境,多溶洞、天坑和峰丛,自然景观峻峭多变。

  平塘县大塘镇平均海拔1150米,被誉为黔南州的“青藏高原”,是古老民族“咕噜苗”的居住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苗族学会了酿造自己的“泡糟酒”,用于御寒解疲。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两千多年的民族传统酿制工艺孕育而成的泡糟酒,成为了当地传统的“老字号”品牌名酒,亦是了解贵州苗族饮食文化和苗族酒文化的“活化石”。

贵州平塘:积极探路“洞穴经济” 让沉睡的山洞焕发新生

苗族群众上山采酒药 摄影 雷远方

  2019年,平塘洞藏泡糟酒酿制技艺被列为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国先是泡糟酒酿制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之一,十几岁就开始跟随父母学习制酒,多年摸索后掌握了传统泡糟酒酿制流程和核心技术。为了传承好这一技艺,王国先对村里有潜质的孩子传承技艺,并精心培育学徒,并招收本地十多名群众到工坊务工、收购本地糯米,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现在,平塘洞藏泡糟酒年产量50多吨,在线上平台均有销售,年产值达200多万元。

贵州平塘:积极探路“洞穴经济” 让沉睡的山洞焕发新生

工人正在拌曲 供图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

  在天然山洞里探寻农业发展新路的,不止大塘镇新营村。平塘喀斯特地形崎岖不平,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难度和成本。如何打破瓶颈,让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结硕果?天然山洞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为“唤醒”沉睡的山洞,平塘县掌布镇新坪村、大塘镇洋方村分别在山洞里面种植培育平菇和冻菌。2023年,新坪村积极争取到5000棒冻菌在清风洞尝试培育成功。今年,该村开展洞内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扩大生产规模,9万个平菇食用菌棒将于不久后再投入洞中。“清风洞为南北开口,通风条件好,洞内为恒温,常年温度12至20摄氏度,适合栽培冻菌。在山洞这个‘天然空调房’种植冻菌,这比盖一个1.1万平方米的大棚减省100万元。”新坪村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宋子豪介绍。 

贵州平塘:积极探路“洞穴经济” 让沉睡的山洞焕发新生

工人正在挑选平菇 供图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

  大塘镇也在去年种植平菇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引进公司利用山洞种植平菇,目前正在加工菌棒。山洞里面种蘑菇,开创了一条增收致富新路。“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要将大塘镇打造成‘平菇小镇’,构建‘一村一品牌、一寨一特色’的经济产业链,带动更多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大塘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平塘‌‌天硐位于塘边镇塘泥村,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内怪石嶙峋,覆盖了喀斯特地貌溶洞沉积景观的80%,‌石钟乳、‌石笋、石花、水母、章鱼等地质景观随处可见,呈现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

贵州平塘:积极探路“洞穴经济” 让沉睡的山洞焕发新生

游客观看奇特的钟乳石 供图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

  2016年6月,塘泥村发现了这个神秘洞穴,随后进行了旅游开发,对通往天硐的路进行加宽改建,在洞内安装电力设施、增加了保护系统,景观保持自然原生态。2018年3月,天硐景区对外开放迎客。

  “我们每年接待300批次探险团,包括吃、住、安全等服务,年均增收100万元以上。今年‘五一’期间,有500余人到天硐景区进行旅游消费,营业额达上百万元。”塘泥村副主任杨光金介绍。

贵州平塘:积极探路“洞穴经济” 让沉睡的山洞焕发新生

游客探洞 供图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

  在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喀斯特地区,平塘县敢干、善干、巧干,以山洞作天然酒窖,提升酒的经济价值,为当地粮食作物找到销路;利用山洞恒温特性种蘑菇,探索助农增收新途径;打造洞穴文化旅游新业态,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积极探路“洞穴经济”,在天然山洞里培育出了“真金白银”。(文 陆恩凤 刘朝媛 吴永胜)

编辑:罗淼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