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火车头路“汪家大井”水源应急替代工程——涉铁工程顶管段2号接收井内,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长762米、内径2.4米的贵阳“汪家大井”水源应急替代工程——涉铁工程顶管顺利贯通,标志着该项目建设迎来突破性进展。
本次贯通的顶管段是“汪家大井”项目涉铁工程的重要部分,全长762米,管道穿越贵阳南联络线、川黔线上行线、沪昆铁路、贵阳货联线等,受施工时间、空间和铁路运营等多因素影响,参建各方合理规划方案和组织施工,管道采用非开挖顶进施工,在施工现场两端设置了出发井和接收井,通过顶进方式让管道穿越障碍物,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保持管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并顺利实现贯通。
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是涉铁工程顶管段项目施工最显著的特点。涉铁工程顶管段项目全长1099米,共设置3个工作井,其中2号井到3号井长度762米,跨越4条铁路,施工过程中遭遇限高、溶洞、高位回填区、空腔等难题。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项目部组织相关专家共同论证施工方案,通过优化工艺,采用矮臂旋挖机进行施工,并采用抗滑桩、水玻璃加水泥注浆等工艺,克服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切障碍,并顺利实现贯通,刷新了贵州地下管网长距离顶进施工的纪录。
“为配合项目施工,盛虹管业组织行业专家,就‘汪家大井’非开挖施工管材进行技术论证,通过创新投入和技术保障,研发了适应该区域地形地貌的大口径管道,为工程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贵州省混凝土制品协会会长、贵州盛虹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玉说。
“汪家大井”水源应急替代工程是2024年贵阳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项目横跨南明区、乌当区、经开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内容包括净水厂1座、水泵房1座、输水隧洞、管道20.26公里,总投资16.76亿元。项目建成后,可为北京东路、宝山北路、新添大道周边居民以及大营坡、未来方舟、东山旧城改造综合体和汪家大井水源保护区提供供水服务。涉铁工程顶管段的贯通,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项目的后续建设提供坚实基础。(文 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