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罗淼):12月30日,记者从中共贵州省委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贵州省委大力弘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以尊崇礼敬之心,有力统筹,强化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的思考谋划和创造性落实,作出实施“四大文化工程”的战略部署,并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会现场 摄影 罗淼
红色是多彩贵州的鲜明底色。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红军长征足迹遍及贵州9个市(州)60多个县(市、区),留下丰富文物资源。贵州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0多处,可移动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
贵州始终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职责所在,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压紧压实保护责任,率先在全国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省市两级均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成立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首批25个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纳入管理;推进遵义会议纪念馆等重点红色纪念场馆提级归口管理,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家委员会,设立省级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项资金;运用法治力量提升保护成效,出台《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和《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游客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 摄影 罗淼
贵州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使命所在,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持续深挖“红色富矿”,推动红色资源全景呈现;深入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在加强红色资源挖掘、研究阐释的基础上,指导优化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0个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展示展陈,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整体呈现水平;建好用好“红色阵地”,推动红色火种生生不息;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构建以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和遵义干部学院为龙头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各地以“开学第一课”、红色主题讲座、红色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贵州做大做强“红色品牌”,推动红色故事深入人心,坚持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根本、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创造性打造“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形成呈现长征文化的“双子星”、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新样板,推出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等文艺精品力作,让红色文化在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持续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红飘带·伟大征程》演出现场 摄影 徐菡
同时,贵州始终把用好红色资源作为力量所在,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彩贵州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过十多天,就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的日子,红色成为了今冬贵州最为亮眼的流行色。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以红色资源筑牢信仰之基、用精神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