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穗鸭“孵”出大产业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2-11 17:00:24

  春节假期刚过,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城郊的贵州三穗经济开发区生态食品产业园内热闹非凡,一家家鸭产业加工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厂房外,机器声操作声交响成曲,一辆辆运输车川流奔忙;厂房内,一条条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加速生产。

  走进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一股清香的腌制味扑鼻而来。放眼望去,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清洗、光检、分级、腌制……一条条智能化蛋制品生产线上,身着无菌服的员工们忙个不停。

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穗鸭“孵”出大产业

工人正忙着对咸鸭蛋进行整理  摄影 杨剑

  在仓储车间大门外,一台叉车在一辆大卡车旁来回穿梭,不远处的操作台上,员工们分拣、装箱、贴单、搬运,井然有序。“以前都是我们自己找销路,近几年,我们通过拓展京东、抖音等各大电商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畅销态势,每天有3000单左右的线上销量,线下也有2000箱左右的订单化销量。”公司董事长张美伦介绍。

  该公司是2018年3月成功引进的一家专门对三穗鸭蛋进行精深加工企业,产品主要有咸鸭蛋、皮蛋等生态特色食品。“我们大年初三就开工的,目前订单很多,忙不过来!现在我们每天有七八万枚的生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张美伦说。

  小小鲜鸭蛋,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可加工成各种味香色美、鲜嫩可口的咸鸭蛋、皮蛋、卤蛋……深受市场欢迎,俨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穗鸭“孵”出大产业

工人正忙着对鸭蛋进行筛选清洗 摄影 杨剑

  三穗鸭与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鸭同被誉为中国地方“四大名鸭”,拥有600多年的养殖历史,拥有产蛋多、胆固醇低、富含氨基酸、肉质细嫩等特性,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前些年,该公司受制于单纯的传统工艺,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原材料又难以精准把控,导致蛋制品口感不佳,销量不景气,发展一度举步维艰。

  该公司便积极向上争取“双碳”项目支持,加快发展方式“智”造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公司+基地+脱贫户”模式兴建智能化数字化程度极高的现代笼养鸭场,着力实现原材料的质升量稳;另一方面,奋力打造绿色加工厂,改进传统工艺,提升产品效能,实现蛋制品从原材料、生产工艺乃至配套设施,全流程绿色化批量化生产,成为贵州医科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贵州省食品营养与健康工程中心技术研发基地。目前,该公司共建有两个规模笼养鸭场,饲养三穗鸭9万多羽,产蛋率达98%。

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穗鸭“孵”出大产业

三穗鸭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 摄影 杨剑

  小小蛋制品,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如今,该公司生产的“水姑妈”蛋制品也成为三穗鸭产业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三穗县聚焦三穗鸭产业的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创建,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农户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做深做实三穗鸭产业的生产供应、精深加工、品牌创建等全产业链,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全县有涉鸭企业42家,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1个,扩繁场5个,标准化蛋鸭场8个,规模肉鸭养殖场108个,初步形成了集鸭种资源保护、基地养殖、屠宰加工、市场营销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24年,鸭产业综合产值实现14亿元以上。”三穗鸭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人杨学坤表示,下一步,三穗县将继续在加大扩繁建设、补齐产业短板、强化技术支撑、做细特色品牌等方面发力,做深做优三穗鸭产业链。(文 郑茂华)

编辑:罗淼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