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涌溪乡马坪烘烤工场,阵阵菌香扑面而来,原本用于烟叶烘烤的36座烤房内,如今整齐排列着一排排菌包,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收着肥硕鲜嫩的鹿茸菌,日均采收量高达800斤。
工作人员查看镇远县涌溪乡马坪烘烤工场生产的菌菇
每年烟叶烘烤结束后,镇远县近千座烤房便进入长达8个月的闲置期,为有效盘活利用农业闲置资源,镇远县烟草专卖局与㵲阳烟农专业合作社共同打造的“烤房+鹿茸菌”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将闲置烤房成功转型为“致富车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烤房具有温湿度可控的特性,非常适合鹿茸菌的生长。”㵲阳烟农专业合作社执行经理吴必武介绍,合作社与贵福菌业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并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年货节”的双渠道销售模式,确保了种植的“零风险”。
自2023年起,镇远县烟草专卖局以涌溪国家级烟叶产业综合体为试点,携手铜仁贵福菌业集团,创新推出“三段式”烤房综合利用模式:烤烟季用于烟叶专业化烘烤;养菌季(11月至次年3月)利用烤房恒温环境培育鹿茸菌;轮作季(3月至5月)则将烤房清洗消毒后用于种植时令蔬菜。
2024年,涌溪乡烟叶产业综合体36座烤房年产鲜菇43.75吨、干菇0.65吨,总产值达95.3万元;累计提供278个务工岗位,社员年均增收1.2万元;烤房利用率提升至全年80%,能耗成本降低35%。
镇远县涌溪乡马坪烘烤工场生产的菌菇
“我们正在申报‘烤房菌菇’地理标志产品。”吴必武透露,2025年计划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00座烤房,并开发菌菇酱、菌汤包等深加工产品。
涌溪乡烟叶产业综合体作为黔东南州首个国家级烟叶产业综合体,构建了“粮烟协同+菌菜轮作”的生态产业链,贵福菌业提供菌包和技术指导,合作社对烤房通风系统进行配套改造,生态循环方面,菌渣被加工成有机肥还田,减少了20%的化肥使用量,整个项目收益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分红模式,充分保障各方权益。
如今,镇远县已形成“春夏种烟、秋冬培菌、四季有产”的产业格局,每年创造经济效益800万元,带动116人稳定就业,培育新型职业烟农67户,户均年收入超13万元。
2024年㵲阳烟农专业合作社与供销社开展深度合作,盘活15处闲置育苗设施开展贝贝南瓜等特色果蔬种植;组织农户开展烟菜接茬,实现周年生产。全年累计开展烟稻轮作1300亩、烟菜接茬1700亩、烟豆套作525亩,带动500余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亩均收入达8735元,新增产值178.5万元。
“我们将继续探索‘烤房+多元产业’模式,让每一寸土地、每一座设施都能释放最大效益。”镇远县烟草专卖局负责人雷仲茂说。
从金叶飘香到菌菇满仓,镇远县“粮烟协同+菌菜轮作”的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传统农业设施在跨界融合中的无限潜力,打破产业壁垒,激活空置资源,传统烤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图 张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