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民政局紧紧围绕提升困难群众生活质量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四重强化举措,努力实现救助的及时、温暖、有温度与精准,切实为困难群众筑牢了生活保障底线,不断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牢底”。
强化走访核查 救助更加及时
为织密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网”,构建县、乡、村三级主动发现网络,黔西南州民政局变单纯依申请救助为主动发现救助与依申请救助并重,变单一落实民政救助政策为多部门实施综合救助,乡镇(街道)配备专职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开展主动排查、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村(社区)由包村责任人负责,辖区内各网格员将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列为常规工作,通过日常走访加强排查,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信息和帮助申请救助。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走访流程,确保信息收集全面且精准。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民政局累计走访8万余户困难家庭,新纳入救助范围1.2万余户,做到了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有效防止了困难群众因信息滞后而陷入绝境。
强化提质增效 救助更加温暖
为提高低保救助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黔西南州民政局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等措施,按照成熟一个下放一个的原则,逐步拓宽低保和特困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乡镇(街道)试点范围,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时效性。目前,黔西南州共有74个乡镇(街道)顺利承接审核确认权限,占乡镇(街道)总数的52.9%。
为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低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黔西南州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769元/月,增幅6.1%;全州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6816元/年,增幅12.0%,严格按照省级制定的城乡低保标准,及时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
强化政策宣传 救助更有温度
近年来,黔西南州民政局创新宣传方式,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普及救助政策,确保政策信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通过举办政策培训会议、“一对一”讲解、赶集天设立政策咨询台、制作易懂的条款明晰的宣传手册等,深入社区与乡村,向群众讲解救助政策,让群众清楚了解救助条件、流程及权益,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困难群众知晓并主动申请救助,提升了政策的覆盖面与知晓度,让救助工作更贴近群众需求,确保每一份政策红利都能惠及真正需要的人。今年来,黔西南州民政局开展线下政策宣讲会20余场,发放社会救助政策手册3万余册。
强化数据比对 救助更加精准
黔西南州民政局将低收入人口数据与乡村振兴、教育、人社、卫健、医保、应急、残联等部门掌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业人员、重病患者、职业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患者、重灾人员、重度残疾人等数据定期共享比对监测,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就业状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做到动态监测、动态预警,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同时,依托贵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采取“防错”与“防漏”双向核查机制,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确保社会救助资源流向真正需要的人,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贵州省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