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前后,在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老城双凤镇,人们会用本地产的嫩豌豆、蚕豆、茴香菜、盘州火腿制作出来一种叫渣面粑的美食。2016年,渣面粑被列入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制作渣面粑的食材
眼下春暖花开,各种新鲜蔬菜也陆续上市,一大早,盘州市双凤镇九间楼社区的邹芳和老公一起开车来到老家附近的山上采摘制作渣面粑使用的食材。
渣面粑对盘州市双凤镇的居民们来说,已经成为春季的美食符号。“渣面粑粑对于我们盘县老城人来说就是儿时的记忆,我从小就是吃我妈做的渣面粑长大的,然后每次吃到就知道春天来了。”邹芳说。
邹芳介绍,渣面粑的蒸制过程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蒸具最好选用木甑子,在蒸的过程中,要等甑子上气,再往里分批次加入准备好的渣面,蒸至再次上气,就可以出锅了,飘着香气的渣面粑够惊艳吧。它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油炸煎烤,也可以在蒸熟后食用。
渣面粑
“刚从甑子里面倒出来的渣面粑是最好吃的,因为这个时候豆最香最甜,火腿味也最香,冷却之后的渣面粑可以油炸、也可以蒸熟即食,同时也方便储存。”邹芳说。
传统的制作手艺让这个美食继续保持它独有的美味,受到了亲朋好友的喜爱,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渣面粑,四年前邹芳还注册成立公司,通过真空包装,一个个渣面粑通过快递邮寄到全国各地。
“现在每天生产最多500多个,但是供不应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代代传承下去做渣面粑的手艺,让更多的人,更多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尝到盘县渣面粑的味道。”邹芳说。(文/图 翟利巧 万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