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
来源:天眼新闻  |  2025-03-28 09:31:43

  阳春三月,贵州东南部连绵的苗岭山脉尚未褪去春寒,剑河县久仰镇基佑村的460亩高山茶园已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清晨7点,薄雾未散,头戴遮阳帽、腰挎竹篓的采茶人已穿梭于茶垄间,手指翻飞间,一芽一叶的嫩绿茶青落入篓中。

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_fororder_17430434022804

村民在基地内采摘茶叶。

  “起得早,采得好,为了早起采好茶,我们都是住在基地的,村里包吃住。”村民李培英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篓中茶青已积了半满。

  基佑村白茶示范种植基地,海拔达900米以上,山势陡峭,云雾缭绕。过去,这片土地因交通闭塞、产业薄弱,被贴上“贫困”标签。而如今,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白茶产业的崛起让这座苗寨焕发新生。

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_fororder_17430434025013

基佑白茶示范种植基地。

  基佑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久仰镇曾是剑河县产业基础最薄弱的乡镇之一,山高坡陡、耕地零散,传统作物产量低、销路窄。2021年,在久仰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基佑村支两委经多次考察,决定引入浙江安吉白茶种植。

  “村里从来没有种过白茶,村民们都没有信心,甚至很多人都当笑话看。”基佑村党支部书记杨胜回忆起“破局”的不易,心中无比感慨。

  互联网上流传着一句话:“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基佑村的从零开始,恰如玄奘西行,面临着重重劫难,但杨胜相信,只有“迈出去”,才能看到希望。

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

新鲜的茶叶。

  在剑河县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基佑村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将后山460亩土地流转给剑河县瀚茗茶业有限公司,打造标准化白茶种植基地。通过企业提供种苗与技术,合作社组织生产采摘,农户通过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分红三重渠道获益。

  “基佑村的生态是白茶产业的最大优势”基地负责人张帮德表示,基佑村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通过全程人工除草、物理防虫、禁用化学农药等管理手段,白茶有着极佳的品质,后经检测茶树氨基酸含量甚至高于普通产区。

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

村民展示采摘的鲜嫩茶叶。

  起初,因基佑村缺乏茶叶的炒制设施,在基地发展的头两年,仅能依靠销售鲜茶叶实现变现。但鲜茶叶难储存、附加值低等问题,让基佑村的白茶始终看不到应有的效益。

  “去年一共采了4000斤的茶叶,最后人家收过去才70元一斤。”张帮德看着辛辛苦苦2个月,仅够支付老百姓的劳务费,心中不是滋味。“只有掌握茶叶加工技术,话语权才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在白茶企业的帮助下,今年,基佑白茶基地成功引进白茶加工生产线,并依托剑河县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剑河仰阿莎白茶”,实现了从白茶从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_fororder_17430434036178

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将茶叶铺开。

  “现在头茬春茶的已经有凯里的老板预订300斤的干茶,这一单的收入就顶我们去年整个采摘季的收入了。”张帮德笑着说,随着白茶加工线的投入使用,今年基佑白茶基地预计产值能达到140万元,较去年产值提升近4倍。

  产业兴旺从而激活了村庄的“自我造血”功能。村民杨昌梅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每天都会来到茶园采茶,一天能有100元的收入,平时基地无事时,则会前往自家农田劳作。“年纪大了就也不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没事就可以找朋友喝酒,还是在村里自在。”

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_fororder_17430434038044

杨昌梅带着孙子养的小狗在茶园采茶。

  如今,白茶基地每天都可带动100余名当地村民实现务工,采摘高峰期时人数甚至可达200余人。张帮德说:“从2021年育苗开始至今,我们的劳务支出就已有140余万元了。”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基佑村年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较2020年白茶种植前增长近60%。

  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观念中。基佑村白茶示范基地的产业发展的日益向好也让来此务工的村民看到了茶叶的价值。在村民的口口相传下,原先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少,前来咨询学习购买茶苗的却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白茶产业的溢出效应也正在重塑当地的发展。近年来,久仰镇将基佑村、东库村、巫交村规划为白茶产业带,2024年,随着白茶产业路的打通,基佑白茶基地周边的7个村寨上万村民的出行得以更加便利。

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_fororder_17430434039385

白茶产业带一角。

  55岁的李夭报是在白茶基地务工的东库村的村民,原本从东库村前往基佑村,要绕行12公里的通村公路,如今两地路程缩短至2公里,仅需半小时即可到达基佑白茶基地。

  “我们本地有个说法叫走寨,平时没事都不会去别的寨子,怕被这边寨子的人看到说闲话。以前来基地都需要过基佑寨里面,现在产业路通了,能直接从我们村到基地,少绕路了,也能安安心心的采茶了。”李夭报笑着说。

  如今,茶园的壮大与苗寨的发展相映成趣,基佑村依托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村内陆续建起民宿、农家乐,每年农历二月二“祭桥节”更是吸引着上万游客光临。白茶基地的日渐向好,无疑将为基佑村的农文旅融合填上重要一笔。

贵州剑河: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白茶焕发苗寨新生_fororder_17430434047486

基佑村二月二祭桥节。(万文杰 摄)

  “我们不仅要种茶,更要种风景、种文化!”久仰镇党委书记万秀军表示,如今,久仰镇已发展白茶、黄精、淫羊藿、钩藤、朝天椒、稻渔综合种养等产业,形成“春采茶、夏种稻、秋摘椒、冬收药”的四季产业图景。未来将依托现有优势,持续优化农文旅资源,将白茶基地打造为旅游体验区,让游客实现“看文化、品美食、采茶叶”的多维旅游体验,持续助力久仰镇农文旅融合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编辑:罗淼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