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飞草长三月天,风拂茶香飘满山,走进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毛尖镇的高寨水库茶场,连片茶海一望无际,目之所及嫩芽勃发,满目新绿茶香四溢,千亩茶山之上,七十余名茶农手捻新绿,置入竹笼,动作轻柔有条不紊。
都匀市毛尖镇高寨水库茶场
“为种出高品质茶叶,我们公司从去年开始在1450亩茶山上建设了从种植、管护、加工到仓储的智慧化管理平台,还在茶园增加了绿色病虫害防控设备、种植生态调控种子,以及和气象局合作建设了要六素气象站,填补了螺蛳壳茶场气象观测的空白,公司也在去年探索了新的管护模式,通过与当地合作社合作,降低了管护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管护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公司也加强对采茶工的培训,从源头上提高公司茶园的下树率和茶青质量。”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瑞东介绍。
都匀毛尖集团是贵州省唯一一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的茶企,公司茶园基地位于都匀毛尖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都匀螺蛳壳。高山云雾出好茶,适合的地理气候,完善良好的管理方法,不仅为茶园茶叶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地方的群众得到切实实惠。
今年已经69岁的毛尖镇摆忙村村民闵文英早上7点就来到茶园内开始采摘,自茶山投产以来,她每年都到茶园内务工。“我们年纪大了,出去也很难找到工作,每年都来这里采茶,一天可以有两百到四百块的收入。”闵文英说。
茶山上出的是品质,手掌翻转间的是韵味。在茶山旁的车间里,加工作业也是在紧锣密鼓进行。为了确保“明前茶”的鲜度和品质,采摘下来的茶叶会被迅速送往加工车间,经过摊放、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焙等多道工序,最终成为香气扑鼻的成品茶。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工艺是杀青,在杀青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充分的抖散,让青味充分透出来,保持它的青香味。”都匀毛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负责人张罗忠说。
近年来,都匀毛尖集团依托生态优势,不断优化茶园管理机制,做优做强茶产业,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提升茶叶加工品质,并结合实际在产业升级、茶旅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开发高附加值的茶叶产品,推动茶叶生产向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质量。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公司战略目标,以打造贵州高品质绿茶生产中心和交易中心为发展定位,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提升都匀毛尖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不断创新研发茶叶衍生产品,搭建科学的经销商体系,持续推进都匀毛尖茶产业的发展,让都匀毛尖茶走进更多人的杯中。”孙瑞东说。(文/图 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