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莫把香烛烧,鲜花祭奠有情操,种地不要烧渣渣,烧起山火要着抓,男女老少要听讲,不要觉得手杆痒,山火烧起特别凶,不要拿当耳边风。”3月30日,在盘州市双凤镇大海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启发展示了一条村里自创的森林防火顺口溜短视频。
这条发布于抖音账号“陈阿河”的作品,凭借朗朗上口的方言和接地气的表达,已收获98万次播放量。而背后的创作者,是几个曾在外求学、最终选择返乡的年轻人。
大海村的年轻人
陈银河、陈专、黄春艳,一个个名字承载着大海村新一代的乡村振兴梦。他们曾是村里“飞出去的金凤凰”——陈银河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黄春艳就读于湖北仙桃职业技术学院,陈专则远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习。
然而,毕业后,大家不约而同选择回到家乡。
2017年,陈专率先返乡。在深圳上班时,他始终牵挂家乡发展。2019年回村后,他正式加入村委会担任网格员,并于2021年当选团支部书记。
陈银河的轨迹更为直接——2022年大学毕业后,她放弃城市就业机会,同样选择从基层网格员做起,2023年5月被推选为民兵连长。
“家乡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产兴、业旺、人和、境美,希望的田野上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这里,需要年轻人。”陈银河道出了心声。
大海村青年助农直播
陈银河回忆,自从2023年7月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初期作品因制作粗糙鲜有人问津,在平台的数据并不尽如人意。
对于困难,他们展现出属于年轻人特有的韧性——熬夜剪辑、自学运镜技巧、反复打磨脚本……村委会活动室成了他们的创作基地,村中一草一木皆是素材。
大海村
慢慢地,陈银河成为了网络上的“陈阿河”,“现在,我们用短视频来记录村里的工作和生活日常,展示我们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作品在各平台的数据越来越好,这给了我们继续做下去的信心。”陈银河自豪地说。
在短视频的赛道上“跑”了一段时间后,与日俱增的热度带来了新思考:流量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一次凌晨跟拍村民进城卖菜的经历刺痛了团队——历经数小时奔波,蔬菜仅零星售出。
大海村青年助农村干部入户收农产品
“试试直播吧!让农产品多一个销售渠道。”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
说干就干!凑钱购买直播设备、在村活动室搭建直播间、在网上学习相关理论……2024年11月底,“直播中”三个字样,开始出现在“陈阿河”在各个短视频平台的头像上。
村活动室成了“云端集市”。开播不到半年,实现35万元的销售额,1.5万单农特产品通过直播间,走出了大海村,走到全国各地。
陈银河(左)、陈专(右)正在直播
“每场直播都带着使命,我们要让更多人看见大海村的改变,也让乡亲们相信,回家,真的能拼出未来。”坚定的言语和眼神里,是陈银河对未来满满的期待与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他们像一粒粒沙子,逐渐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之塔。这一群在云端赶海的年轻人,正如陈银河的名字,如同浪尖上的星光,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熠熠生辉,不断见证着大海村的成长和进步,重塑乡村的明天。(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