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旅游龙头,黄果树旅游区始终把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全区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1月至2月,黄果树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1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1%,实现旅游总花费13亿余元,同比增长16.91%,旅游市场实现稳定增长。
重点项目建设:激发旅游市场动能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是黄果树旅游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重要实现途径。目前,黄果树旅游区正加快推进多个项目建设,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实施黄果树游客服务中心、新城票务中心改扩建等11个基建项目,目前已有8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超半数项目预计在旅游旺季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黄果树游客服务中心项目
“当前项目正全面推进,预计八月全部完工,项目共规划设计了1600个停车位,约7000平方米的商业服务区域。”黄果树游客服务中心项目生产主管范瑞凯介绍,该项目总投资4.8亿元,是集旅游咨询、票务服务、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旅游服务平台,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景区停车难题,提升黄果树旅游区的接待能力。
旅游产业升级:展现文旅融合发展
为了更好地助推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近年来,黄果树旅游区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丰富游客体验。2024年10月,陡坡塘夜游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夜游黄果树
陡坡塘夜游项目是一项旨在开发夜间旅游产品的重大举措,总投资约3.28亿元,与现有的黄果树夜游产品形成互补,以提升景区夜间接待能力,增加景区游客量,并减少季节性对景区的影响,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天星桥·郎宫景区的漂流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最后收尾阶段,目前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预计5月1日试运营。项目全长约8.5公里,漂流河段4.2公里,沿途设有12处险滩,为游客提供时长约1小时至1.5小时的惊险漂流体验。
跨境旅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格局
围绕国际客源,黄果树旅游区加快国际化进程,积极开拓国际客源市场,以开放的姿态,向全球讲述中国山水的动人故事,书写全域旅游的崭新篇章。数据显示,2024年6月至2025年2月,黄果树景区国际游客同比激增85.44%,客源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及日韩市场。
为进一步服务好外籍游客,黄果树旅游区构建“多语种服务矩阵”,景区标识系统采用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线下票务中心增设境外游客服务窗口并配备专业翻译器。同时,建立全省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付服务中心,为外籍游客提供开户绑卡、外币兑换等支付服务。
黄果树旅游区将继续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扩大营销版图、创新营销模式、加强与国际市场对接,用好贵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更多国际游客,联合省内其他景区整合资源,深化全球合作,让世界听见贵州瀑布的回响。
服务质量提升:优化游客旅游体验
一直以来,黄果树旅游区持续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黄果树旅游区对标国际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提升硬件服务设施和软件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旅游秩序,营造舒适、舒心的旅游环境。在硬件提升方面,实施黄果树大瀑布、龙宫、天星桥等核心景区提质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咨询服务站、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在软件强化方面,优化提升景区智慧运营指挥调度体系,推出景区直通车、小车小团、要客服务等个性化旅游服务,强化接待礼仪培训,全面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安排77名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游客12000余人次,提供旅游咨询服务10万余人次。
黄果树旅游区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动员大会现场
2025年3月26日,黄果树旅游区召开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动员大会,把2025年定为黄果树“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年”,聚焦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旅游业态提升、管理服务品质提升,全面把握黄果树旅游发展的重要黄金期,进一步拓展优势、补齐短板、推动旅游业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行业从业者等各方共同努力。2024年年底以来,黄果树旅游区多家餐饮、住宿经营主体完成了升级改造,全区广大旅游从业者、企业已积极参与到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中来,营造了全员助游的良好氛围。
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黄果树旅游区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文/图 李松 周佳 席唱 卢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