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钟山区汪家寨镇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不断夯实特色产业根基,助力农业提质增效。连日来,钟山区汪家寨镇艺奇村的山坡上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紧抓农时,正熟练而专注地开展丹参中药材种植工作。
走进汪家寨镇艺奇村的丹参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覆盖着地膜的田垄,伴随着阵阵轰鸣声,翻土机在田地上来回穿梭,不断翻松土地、堆垄起沟,村民们则熟练地沿田垄覆膜、栽种,现场一片热闹的春耕忙碌景象。
“汪家寨艺奇村三组的这个土质非常好,毕竟它属于高海拔,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说种出来的丹参,它的丹参酮含量比较高,也符合国家药店标准。这是我们选择的重要原因,当地村民也积极配合,交通也比较便利,我们又得到村里面和乡政府大力支持。”六盘水市鸿悦盛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肖流江说。
丹参种植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从翻土、播种到管护、收获,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在种植与管护的关键时期,每天有近40名周边村民参与其中,村民们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还能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我们在这里务工可以的,单价一天一百多块钱,能照顾老人和小娃,希望他们基地越搞越大,带动我们老百姓赚点钱。”吴家寨村民汪艳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下一步,汪家寨镇将继续深耕中药材种植产业,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短期目标是先进行两个村进行试种重点,试种面积达500亩,年产值在500万左右,接下来通过企业种植产生效益之后,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建设标准化的种植基地,引进初加工技术,打造品牌,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提升综合效益,通过周边农户的种植参与,大幅提升农户的积极性,提升农户经济收入。”汪家寨镇农业中心副主任陈明尧说。(文 胡品贵 王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