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乌蒙山脉,万亩高山杜鹃花染红六盘水盘州市乌蒙大草原。随着野生高原矮杜鹃花竞相绽放,乌蒙大草原迎来年度“黄金增收季”,数百名马夫在花海中穿梭引缰,凭借规范运营的骑马旅游项目,实现花期内收入翻倍。
游客在花海间骑马。尚宇杰 摄
“游客追着花开来,我们跟着游客跑!”4月12日清晨,坪地乡岔河村村民杨友昌牵着自家装扮彩绸的骏马走向乌蒙大草原马场。这位常年靠种地、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农民,如今加入盘州市六翔骏腾农旅专业合作社的马队,得空时都会到乌蒙大草原为游客拉马增加收入。
“今年,我从4月6日开始拉马,人多的时候一天收入几百元。”杨友昌告诉记者,进入花期后,乌蒙大草原游客成倍增加,相较于非花期日均30元至50元不等的零散收入,自己拉马的收入也翻了一番。
乌蒙大草原最高海拔2857米,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草场,拥有10万亩独特的高原草场、4万亩野生高原矮杜鹃林。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生长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矮杜鹃盛开,壮美绚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而骑马赏花,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
盛花期的乌蒙大草原。尚宇杰 摄
盘州市六翔骏腾农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江胜直言,以前景区的骑马项目并不规范,大多是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存在管理混乱、破坏草原生态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23年,坪地乡小树林村、莫西里村等6个村成立了盘州市六翔骏腾农旅专业合作社,负责运营乌蒙大草原的骑马项目。
“成立合作社后,我们整合各村的马匹,对草原上的6个马场进行管理。”杜江胜说,统一管理彻底改变了昔日村民“蹲守抢客”的混乱局面,并通过划分马场路线等保护了草原生态,采取排队接单的方式,确保400多名马夫均享接单机会。
乌蒙大草原马场。顾冰洁 摄
杜江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村民往年单打独斗时,旺季最多挣四五千元,现在合作社统一调度客源,扣除30%管理费用于购买保险、草场维护后,3个月旺季的收入稳稳过万元,实现翻番。
为确保安全,合作社不仅为所有骑马的游客投保意外险,更建立岗前培训制度。“温顺的马才能进花海,我们会定期给马体检。”杜江胜说,马夫们也会经过统一培训。
乌蒙大草原游客骑马。尚宇杰 摄
夕阳西下,杨友昌牵着结束工作的马匹走回家。他身后的草场上,晚霞与杜鹃花海交织成画,又一波夜游赏花的游客正陆续抵达。“5月中旬花期结束后,还有避暑游,到时候马队需求更大。”杨友昌眼里闪着光,“跟着合作社好好干,今年的收入有保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