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三分种七分管。”当前正值太子参管护的关键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蚂塘村,郁郁葱葱的太子参长势喜人,农户正穿梭其中,有序开展除草、施肥、打药等作业,为接下来的丰收筑牢根基。
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等功效,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科学的管护措施,不仅能够筑起预防病虫害的防线,更是提升太子参品质与产量的关键所在。而且太子参生长周期短,管理起来也相对轻松,九月播种,次年六七月便可采收,我们村参与种植的农户已有10余户。”种植户肖培成已有3年种植太子参的经验,今年更是将规模扩大到了60亩。
太子参长势喜人
蚂塘村党支部书记肖高元介绍,太子参的种植与采收,为周边村民铺设了一条增收之路,播种、采挖时节都是用工高峰期,每日需雇佣工人20多名。如今,太子参产业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江古镇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紧紧围绕“镇强民富”目标,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地域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江古镇今年已种植太子参800亩,预计总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农户在田间进行管护
下一步,江古镇将持续深化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强化全周期技术保障,打造“一村一品”,将太子参、烤烟、军坡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让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文/图 谭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