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的樱桃正处于丰产期,樱桃园里,一颗颗鲜红欲滴的樱桃缀满枝头,绘就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采摘尝鲜、打卡拍照。
在产业发展上,下坝镇鼓励村民因地制宜种植樱桃,并通过举办樱桃节,提升当地樱桃的知名度,樱桃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旅游得到推动,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樱桃产业 促民增收致富
“妈妈,这个樱桃真甜。”“走,去那边,那边的樱桃比这边的好。”……4月29日,在下坝镇谷定村春梅樱桃园里,数十名游客正分布在不同区域里品尝、采摘樱桃,一派热闹的景象。
春梅樱桃园里的樱桃种植于2009年,占地150余亩,种植有5000多棵樱桃树,年产量40000斤左右,年产值40余万元。
自4月19日开园以来,春梅樱桃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涌来。“周一到周五,我家的樱桃园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余人,周六周日,每天接待600余人。”春梅樱桃园负责人倪高梅说,她家的樱桃有玛瑙红和黑珍珠两个品种,樱桃采摘期将一直持续到“五一”假期。
除了春梅樱桃园,最近,下坝镇的其他樱桃园也热闹异常。谷坝村正云樱桃农庄便是其中一家。
4月29日,记者见到正云樱桃农庄负责人杨敏时,她正忙着给客人称樱桃、打包樱桃。“我们家是4月20日开园的。自开园以来,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采摘、购买樱桃。”杨敏说,每天除了来采摘的,还有许多打电话订购樱桃的。
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03年,下坝镇在岩山村试验种植了500亩樱桃。2005年,岩山村的樱桃成熟上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采摘、选购,为下坝镇发展樱桃产业提振了信心。2009年,下坝镇提出建设万亩樱桃园的目标,掀起了发展樱桃产业的热潮。随后,樱桃产业从岩山村迅速扩展到全镇8个村,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下坝镇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樱桃之乡”。
“目前,全镇种植了近万亩樱桃,今年预计年产量可达500余吨,产值165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300余户农户增收。”下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农户采摘忙 农家乐人气旺
下坝镇的樱桃产业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也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下坝村竹淋半岛农家乐老板姚贤坤就是受益者之一。
“老板,你家有什么特色,麻烦给我们推荐一下。”“在我们家,可以吃农家特色菜,也可以搞烧烤。”4月29日,记者见到竹淋半岛农家乐老板姚贤坤时,他正忙着和客人沟通。
竹淋半岛农家乐位于下坝村,于2022年开业。“最近正是樱桃采摘的旺季,来村里采摘樱桃的游客也一天比一天多,最近每天都要接待很多批客人。”姚贤坤说,今年的下坝樱桃节当天,来村里玩的游客很多,他家基本上是爆满的。
除了竹淋半岛农家乐,最近,下坝镇的其他农家乐也迎来一批批游客。众兴垂钓场便是其中一家。
众兴垂钓场位于谷定村,是一家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
“我家的农家乐于2023年开业,占地40余亩,目前一次性能容纳300余人就餐。”众兴垂钓场负责人但成功说,很多游客摘樱桃累了便选择到农家乐小憩、吃饭,现在周末平均每天接待100余人。
举办樱桃节 提升产品知晓度
4月26日,乌当区下坝镇在谷定村滨河小镇举办樱桃节主题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以“果香沁心·人文共行”为主题,围绕“百果小镇”建设核心,依托樱桃采摘季契机,融合非遗、民族民俗、田园山水与运动活力,打造集生态、文化、体育于一体的乡村主题线路,助力下坝镇从“樱桃之乡”向“百果人文小镇”升级,推动旅游业态产业化发展。
活动当天,开设了樱桃直销专区、农副产品展销区、新鲜农家菜展销区,方便游客选购当地农特产品;开展了徒步活动、“樱桃王”评选活动、咯咯哒狂欢派对,举办了路边音乐会,让游客在娱乐中放松身心。
路边音乐会上,大气层乐队、老虎乐队为大家带来了《花香》《鼓楼》《爱你》《霓虹甜心》《突然想起你》《不为谁而作的歌》《鼓楼》等动听的歌曲。苗族花棍舞、布依糖包舞、小合唱《布依山歌丰收乐》及非遗手工展示等节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和掌声。
“此次活动很有意义,除了品尝了香甜的樱桃和当地其他特色美食,还体验到非遗的魅力,感受当地优美的田园风光!”贵阳市民王明明说,明年有时间他还会带上家人一起来参加活动。
“下坝镇的樱桃节已经办了好几年了,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一年比一年热闹。”作为下坝本地人,金林说,樱桃节很有意义,这个活动的举办不仅可以提高樱桃的知名度,也能间接带动当地旅游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