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井城街道,一辆压缩式垃圾转运车缓缓驶入垃圾分类亭,收运人员将垃圾桶搬上车,挂桶、倒料、关盖……动作一气呵成,一番熟练地操作下来,该垃圾站的垃圾全部装入了车厢中,即将运到指定垃圾场进行处理。
“这款智能压缩式转运车是今年启用的新车型。”贵州锐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周光逸介绍,2023年以来,该公司对落后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进行迭代更新,淘汰46辆落后勾臂车,新增29辆压缩式转运车、10辆三轮高压冲洗车等现代化装备,同时,更新了9000余个垃圾桶,建成2730个科学布点收集站。自设备更新后,垃圾清运作业的密封性得到极大升级,垃圾散落率下降90%,转运污染投诉量下降75%,有效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
工作人员正在清运垃圾
清运车辆不断“焕新”的背后,是独山县有力推进清运模式持续“升级”的缩影。为更好提升垃圾收运作业效率,独山县积极构建“统一调度+智能规划”模式,不断优化生活垃圾收运线路。通过规划,独山县各村组垃圾收集点从1076个增至2370个,并通过自动化车辆的应用,让县城区道路冲洗频次由原来的每天1次提升至每天2次,单日垃圾转运响应速度由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2小时,作业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近年来,独山县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独山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的实施为突破口,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全民参与”的新环卫服务体系,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工作的全面升级,形成了高效、环保的新格局。
截至目前,独山县生活垃圾年收集转运处置量从市场化前的41287.60吨提升至50883.44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59.78%跃升至73.10%。同时,独山县各村收运体系实现100%运行,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从90%提升至100%,构建了全域覆盖的收运网络。
如今,独山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已经成为守护城市容貌的一道屏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坚持以‘绣花’功夫做好垃圾清运工作,为独山群众的生活做好兜底保障。”周光逸表示。(文/图 张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