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走“村T”,国际青年对话贵州
来源:天眼新闻  |  2025-07-11 09:19:05

  近日,清华大学国际青年代表团20多位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优秀青年代表,与凯里青年围坐于苗侗风情园“村T”秀台旁的凉亭中,进行了一场“2025清华国际青年对话贵州行——鼓楼下的国际对话”。盛夏微风中,青年们的多元视角不断碰撞,共同构成了一幅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图景。

凯里走“村T”,国际青年对话贵州  

清华大学国际青年代表团成员走上“村T”

  “当‘村T’将苗绣融入现代时装,登上伦敦、巴黎的舞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迸发出耀眼的创新火花。”“非遗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窗口。”

  贵州“村T”发起人杨春林的东方美学服饰、杨从森的“锦绣大溪”品牌工作室、潘雪的“银匠雪儿”账号粉丝突破260万,构成了一幅青年赋能非遗的立体群像。现场,他们生动讲述了将苗绣图腾送上国际时装周、带领留守妇女开发蜡染潮牌、借力短视频让银饰“破圈”的新路径,照亮了文化活态传承的新浪潮与新叙事。

  “潘雪老师,苗族银饰的纹样有哪些特殊寓意?您是如何创新传统技艺的?”“杨从森先生,蜡染技艺在当代设计中如何焕发新生?”

  在自由交流环节,清华大学的外籍青年代表和中方青年纷纷提问。

凯里走“村T”,国际青年对话贵州

清华大学国际青年代表团与“村T”工作人员交流

  从大学拜师学艺磨出满手老茧,到下司古镇打造“直播+文旅”非遗基地,潘雪坚持探索如何把苗族银饰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目前我们的账号银匠雪儿,全网全年播放量超过两个亿。我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节目录制,通过综艺节目宣传推广银饰文化。”

  杨从森致力于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打造中高端蜡染、银饰、刺绣产品。他详细介绍了蜡染作为中国四大古印染技艺的特色——以蜡为墨、布为纸,其天然“冰纹”和植物染色独具魅力。其创立“锦绣大溪”工作室,带领留守妇女创业,探索非遗的创造性转化,用青年创新挖掘文化价值,助力乡亲致富。

凯里走“村T”,国际青年对话贵州 

清华大学国际青年代表团成员和孩子们一起走“村T”

  “你们让古老技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我们刚刚体验了绣里淘集市,在凯里,无数个像你们一样的青年,正成为文化活化的驱动力。”清华大学外籍青年代表纷纷感叹。

  活动尾声,大家在一幅象征友谊与交流的画布上执笔签名,留下美好回忆。

  当晚,这份情谊在贵州“村T”秀台继续绽放——清华大学国际青年代表团踏上T台,银铃叮当伴着电子乐点,传统纹样在灯光中流转,观众席传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据悉,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外交流对话,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贵州省委宣传部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2025清华大学国际青年对话贵州行”活动,以“从贵州实践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主线,依托清华国际青年对话(TGYD)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选拔约20名优秀青年代表参会,其中外方代表15名覆盖俄、法、德、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特约通讯员 杨娟 贵州教育报记者 廖尚海)

编辑:赵滢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