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综合保税区,一家公司正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制作精密的“贵州芯”,而这些“贵州芯”正悄然走进千家万户的打印机和办公室文件里。作为“钢三代”的徐小龙,怀揣回报桑梓之情,将对标国际的智造能力和浓浓的钢铁情怀,带回了家乡贵州。
在贵州省程献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生产区域,原材料来自仅30公里外的首钢贵钢,经过精密加工,一根根高标准的冷拉钢材从这里启程,奔赴深圳、宁波、昆山、无锡等华中华南地带。作为加工制造业的上游关键环节,程献科技的产品精度,正对标国际标准。
贵州省程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龙:通过我们去年到今年的整体摸索、市场接轨和不断调整,后续还有两条生产线即将落地,产能会达到翻番,可能从现在600吨翻番到1200吨每个月。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里是一座“黑灯工厂”。高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是它的标签。
贵州省程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龙:我们一个人看10台设备,只需要上料和下料,所有的东西是通过数控来完成。以前打印机吸口上的轴心产品这类都是来自于日本,属于技术垄断的一个行业,现在不一样了。
公司打破垄断,实现进口替代,是徐小龙的骄傲,而这背后是深厚的钢铁家国情怀。1965年,他的姥爷、姥姥举家从辽宁本溪钢厂奔赴贵阳支援三线建设,父母和舅舅也都将青春奉献给了贵钢。作为一名“钢三代”,这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钢铁传承,正是他扎根实业、砥砺奋进的精神根基。
贵州省程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龙:去年4月21日,我们看到了国家西部战略转移这么一个政策上的引导,当时,我就义不容辞地来和综保政府洽谈。我是贵阳人,离开贵阳有20多年了,感恩家乡、回报家乡,我想为家乡做一点事情。
正是这份回报桑梓的情怀,与国家西部战略的“召唤”,让徐小龙毅然决定将企业落户贵阳综保区。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从装修、搬迁到生产启动,挑战接踵而至。关键时刻,贵阳综保区伸出了强有力的援手。
贵州省程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龙:每个企业在初期资金都是很短缺的,综保政府知道我们有这方面的情况,主动给我们解决了一些资金问题。它不单单是给你解决困难,我觉得它更多地像父母一样照顾孩子,让企业感觉到一种无形中的温暖,就像是回娘家一样。
贵阳综保区不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还有独特的区位和政策优势,为程献科技抢占东南亚市场、融入全球产业链铺设了“快车道”。继去年实现“上规”突破后,今年,程献科技力争产值翻番。
贵州省程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龙:将来我们希望每个月能做到3000吨至5000吨的产能。
从“钢三代”的传承,到“黑灯工厂”的智造。程献科技的故事,是贵州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更是贵阳综保区以“娘家式”服务精准滴灌企业成长,助力贵州制造走向国际的生动实践。(记者 国静垚 史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