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罗淼 实习生 文艺霖):7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近年来,贵州交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在桥旅、路旅、航旅方面发力,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发布会现场 摄影 文艺霖
“十四五”以来,贵州坚持“交通为旅游赋能、旅游为交通增值”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快进”旅游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黄强介绍,截至目前,贵州公路总里程突破22万公里;铁路里程425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808公里,即将实现“市市通高铁”;航道里程3954公里;民用航空机场形成“一枢十支”格局,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累计建成3万多座桥梁,已建和在建的桥梁连起来超过5400公里。
被誉为“天空之桥”的平塘特大桥 供图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
贵州着力优化重点景区和旅游度假区交通组织,通过在桥旅、路旅、新型服务区等方面开展交旅融合示范创建,在技术创新、建造工艺、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交旅融合品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桥旅融合”方面,贵州以创新建造技术铸就贵州桥梁品牌,在景观设计上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围绕世界级桥梁打造世界级旅游标识,打造了坝陵河大桥、平塘大桥和花江峡谷大桥等桥旅融合项目,丰富拓展极限运动、科普研学、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业态,按照“桥上做吸引力,桥下做生产力”的思路引领山地旅游新范式。
贵阳至黔西高速公路鸭池河大桥 摄影 尹刚
“路旅联动”促进沿线产业新发展。近年来,贵州聚焦自然、人文资源禀赋打造旅游风景道和精品旅游线路;按照“一区一特色”理念,打造G75重遵复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大娄山服务区为代表的“交通+”多种产业融合新型服务区;采取“交通+旅游+产业”的模式,打造集旅游发展、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为一体的旅游公路。未来,贵州将围绕“黄小西吃晚饭”“村超”“村BA”等重点旅游资源,持续丰富路旅融合业态,全力支撑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贵州聚焦高水平提供交旅融合运输服务,以“小车小团”运游融合品牌、“飞阅贵州·支支串飞”联程联运服务平台等“运游融合”项目丰富旅游出行服务水平和产品,打造运输服务新体验。
贵黄高速—乌梅河特大桥 供图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2024年,贵州省共计完成小车小团旅游包车6万余次,同比增长60%;依托“一枢十支”机场布局,创新推出“支支串飞”旅游模式,有效串联起重要景区景点;推出“干支联动·支支串飞”航线组合10条,累计开行景区直通车207条,让游客充分感受“飞阅贵州”的精彩。
此外,贵州还以“数智交旅”为引擎,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完善服务配套、拓展省外旅客资源市场,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以“多方参与”激发交旅融合新动能,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交旅融合发展领域的建设开发、引导交通企业和文旅企业共同完善市场化发展机制、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并建设生态旅游航道,打造“绿色水运”名片。
下一步,贵州将继续按照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化协同发展,不断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完善交通配套设施,丰富交通旅游产品供给,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