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降临,华灯初上,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联山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广场和公园里,一场场充满活力的篮球、足球、广场舞等娱乐活动正精彩上演,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些热闹的场景,正是天柱打造和构建的“一刻钟幸福圈”所呈现出的移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天柱县联山街道惠民社区广场
“我们每天都要来广场这里跳舞,在这里非常方便,每天下楼就可以跳了,非常开心。”易地扶贫搬迁户龙春丹是联山街道惠民社区的广场舞领队,每天饭后邀约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成为了她日常的必修课。
联山街道属于贵州省集中安置2万人以上的安置点之一,也是全国美丽搬迁安置点之一。曾经这些群众分散在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薄弱,休闲娱乐场所匮乏。为了让搬迁群众能够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天柱县将改善安置点生活环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在球场打球
“联山街道按照每0.6平方公里配置一个广场或公园,现有4个广场2个公园,一个益童乐园,能够基本满足安置点两万多群众的休闲、娱乐、运动和学习。”联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才鹏说。
在联山街道, 6个功能各异的公园广场成为了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球场上,年轻人挥洒汗水;广场上,阿姨们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孩子们在各种健身器材上嬉戏玩耍。“这里环境挺好的,平时我们带小孩走几分钟就到了,来这里聊聊天、跳跳舞啊,日子越过越好了。”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龙小灵说。
“我们将继续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 ‘一刻钟幸福圈’的品质和内涵,让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对于下一步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工作,联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才鹏认为提升品质和内涵是关键。
从“搬得出”到“住得好”,天柱县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下一步,天柱还将继续优化布局,推动民生工程提质升级,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文/图 杨庆松 吴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