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不为远,携手情谊深。自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街道与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摆金镇建立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关系以来,两地跨越千里,心手相牵,茶滘街道累计投入固定帮扶资金80万元,精准助力摆金镇四个行政村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茶滘街道以实际行动注入“茶滘力量”与“湾区温度”,为摆金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写下动人篇章。
斗底产业路覆盖田坝 供图 惠水县融媒体中心
茶滘街道的帮扶始终立足群众需求,以精准调研为前提,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在毛栗村,茶滘街道2021年投入1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建成510平方米球场、修缮文化设施、绘制文化墙,为80户336名群众打造了休闲健身的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针对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2022年投入20万元修通毛栗村、斗底村10公里机耕道,带动近500亩撂荒地复种;2023年又硬化斗底大坝600米产业路,惠及92户农户700余亩田地,让农资运输更便捷,为产业发展提速。
2023年,毛栗村两个自然寨的50盏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这是茶滘街道投入10万元实施的“光明工程”,照亮了87户365人的回家路。“以前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筒,现在亮堂堂的,安全又方便!”村民的笑容里满是幸福。
茶滘街道的帮扶既重“面子”更重“里子”,聚焦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与特色产业培育,让帮扶成效扎根土壤。斗底村的海花草种植户曾饱受晾晒难题困扰,2021年,茶滘街道投入10万元建成晾晒场,710平方米硬化场地搭配库房,让79户农户告别“看天吃饭”。
“有了这个晾晒场,再也不怕下雨天海花草烂在地里了,晒出来的海花草品相好,能卖上好价钱!”种植户的喜悦道出了晾晒场带来的“金钥匙”效应。
高海拔的冗拱村,2024年迎来了茶滘街道援建的灌溉提灌站。10万元资金建起的提灌站,通过796米水管将龙骨坡水库水引入200余亩“干渴田”,解决了78户农户“望天收”的困境,被村民亲切称为“及时雨”。
海花草晾晒场及储存仓库 供图 惠水县融媒体中心
关山村的11个辣椒大棚同样是茶滘街道10万元帮扶资金的成果。3050平方米的标准化大棚,培育辣椒苗22000盘,覆盖种植1200亩,带动78户农户参与,预计增收超100万元,“小辣椒”正成为“大产业”,将为村集体带来7万余元收入。
五年帮扶,硕果累累。摆金镇四个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提升,路灯亮了、道路畅了、水渠通了,近千名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善。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从海花草晾晒场到辣椒大棚,从灌溉设施到产业路,精准投入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
关山辣椒大棚 供图 惠水县融媒体中心
茶滘干部的真情付出,架起了粤黔协作的连心桥。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是东西部协作战略的生动实践,是“先富帮后富”的温暖注脚。一盏灯、一条路、一片棚,串联起两地深情,照亮了摆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振兴路。(文 冯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