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杨展凌):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采取“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合作社+种植户”等产销合作方式,加快提高刺梨订单化生产水平,推动并提升了刺梨产业种植端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人们在忙着采摘刺梨 摄影 杨展凌
目前,独山县全县刺梨保存面积达3.13万亩,挂果面积达2万亩,引进贵州金维益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玉水金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好刺梨高标准抚育基地、精深加工生产线,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丰收的刺梨鲜果 摄影 杨展凌
进入九月份以来,在独山县贵州金维益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刺梨加工车间,随时都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只见打包整齐的新鲜刺梨堆积如山,工人们正加紧进行清洗、分拣、投料、榨汁、储存,每个环节都是井井有条。据悉,今年该公司首批次加工的刺梨源自独山县水岩村建设的300亩种植基地。
在推进刺梨产业发展过程中,独山县明确专人负责,压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确保提升刺梨订单化水平工作取得实效。独山县林业部门坚持深入到刺梨种植示范基地、刺梨加工厂进行摸底调研,全面掌握域内刺梨加工企业、合作社、种植重点村组、大户等刺梨生产经营主体情况及种植经营主体基地抚育管理、鲜果销售情况、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保底收购价期望值、签订订单意愿。
刺梨收购现场 摄影 龚安祥
本着自愿、平等、互惠互利原则,独山县积极引导供需双方因地制宜选择订单模式,鼓励加工企业流转刺梨林地扩大自有基地规模,由合作社分别与企业和种植户签订订单,种植户按照企业或合作社的要求自行经营管理,企业或合作社做好产中指导、产后保底价收购。以影山镇友芝村刺梨基地为例,村合作社全力帮助群众寻找销路,8月初与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及贵州金维益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每天组织群众销售刺梨2万斤。
同时,独山县还强化品牌培育,建立“金维益”“玉水金山”等独山刺梨品牌,积极探索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刺梨产业订单化经营模式,组织省级龙头企业,扩大企业产品市场影响力,强化品牌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消费特点,充分挖掘刺梨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相继开发刺梨小青柑茶、刺梨软包装果饮、蓝莓刺梨果汁等产品。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原汁、果脯、饮料等6大类16个产品,深加工产量达800余吨,刺梨产品销售5600余万元。
加工前的选果环节 摄影 杨展凌
下一步,独山县将继续坚持完善刺梨产业链,以贵州金维益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刺梨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提升刺梨产业配套,实现生产、研发、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订单销售一体化,推陈出新产品种类,扩大刺梨加工产品多元化,推动刺梨产业衍生发展,延伸刺梨产业链进而推进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