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8月六枝特区环境空气优良率94.65%、17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7个省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9月25日下午,一个个生态环境改善的喜报从六枝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频频传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画廊六枝”结出了丰硕成果。
六枝特区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努力践行绿色理念,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及危废、农村环境整治“五大攻坚战”为抓手,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六枝特区实施“降煤、控尘、治车、减排、增绿、打违”六大综合治理措施,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污染防控,抓好森林防火、秸秆及垃圾禁烧工作。2025年1至8月,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243天,优良天数226天,剔除沙尘暴影响后优良率94.65%,PM2.5浓度为26.5微克/立方米,综合指数3.0。印发《六枝特区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常态化管控工作机制》,开展城区污染源溯源监测,形成污染分布图,科学指导颗粒物精准防控。
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六枝特区严格落实“水十条”考核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流域治理,17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达标率100%;7个省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完成33条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统筹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净土保卫战稳步提升。围绕土壤污染调查、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污染源监管等重点,六枝特区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完成52个建设用地空间信息问题整改,对4个优先监管地块开展定期巡查;常态化监管16块,已关闭土壤污染重点地块企业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固废治理战全面突破。以“清废行动”为抓手,六枝特区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截至目前,今年已规范处置医疗废物230.93吨,处置率达100%;安全转移处置废机油、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共65.9吨;产生工业固废共139.79万吨,综合利用138.1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8.79%。六枝特区聚鑫煤矿煤矸石填沟造地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省级评审,正在推进环评、水保等手续办理。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战深入实施。2025年省、市下达的9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农村污水治理任务有序推进,已上报完成牂牁镇半坡村、大冲村,岩脚镇田坎村、新寨村4个行政村治理(管控)任务;2024年底获得省、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3个、资金1160万元;谋划申报农村环境整治项目5个,拟争取上级资金3805.56万元;争取市级补助资金11.2万元,对22套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及运行维护。
以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为牵引,绿色低碳转型为六枝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孕育出新机遇。六枝特区聚焦煤炭、火电、焦化、煤化工等重点行业,推进清洁高效利用和节能降碳改造,完成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132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强化火电、煤炭等行业清洁方式运输管理,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盘水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颜春匀 晏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