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记者从贵州省推动“口袋公园”建设提升城市活力空间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以来,贵州持续对城市小型开敞空间进行活化利用,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不断激活城市空间价值。
各地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各类地块,以及桥下空间、路头转角等“金边银角”土地资源,见缝插绿,系统化织补城市零碎空间。
安顺经开区“大云”口袋公园
如黔东南州以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为目标,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十件民生实事,灵活利用城市边角地32块、废弃地13块、闲置地19块共建成口袋公园64个,面积约5.66公顷。
六盘水市以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托,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布局要求,因地制宜,深挖城市边角碎地资源,建成“口袋公园”8个。
毕节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具备条件的居住小区空地、闲置用地等资源,在城区范围内建成21个“口袋公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