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5月17日,星期四,如往常一样,下午将手头的工作处理完后,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水务局常务副局长张琦惠便匆匆赶到龙山镇羊蓬村看望“三个娃”--贫困户廖家祥家的三个女孩。
廖先祥已71岁,因为腿疾没有劳动力,2015年,有智力障碍的妻子走失后,家中三个未成年的女儿读书和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这位老人身上,他家也成为整村脱贫的一块“硬骨头”。
2015年,龙里县水务局挂帮羊蓬村,张琦惠了解到廖先祥一家的情况,主动提出帮扶。两年多来,每逢周四,张琦惠都坚持去看望廖家的孩子们,在相距21公里的县城与村子之间演绎着“双城记”,已累计走访近200次。与这个家息息相关的一切,她都亲自操办,一年四季,从未间断。
张琦惠教廖国香(左)和廖国珍(右)洗衣服
特殊家庭缺少爱 扶贫送来新“妈妈”
“第一次见到香香(廖国香),她长长的头发蓬乱不堪,圆圆的脸蛋被污垢遮挡得只看清两只眼睛,身上的衣服单薄又破烂……”回想起当初的情景,张琦惠十分心酸。
2016年3月,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张琦惠了解到羊蓬村的这个特殊家庭,年迈的廖先祥带着三个年纪尚小的女儿,大女儿廖国珍14岁、二女儿廖国凤11岁,小女儿廖国香6岁。自从2015年母亲走失后,三个孩子变得内向起来,很少与同村人交往。
这个无经济来源、没有劳动力、还有着三个缺少爱的小女孩子的贫困家庭,成了羊蓬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块“硬骨头”。
张琦惠来到廖家才发现,已经71岁的廖先祥是一天二两酒,三个女儿几乎没有自理能力。“看到这个破败不堪的家和精神散漫的主人,让我真的很吃惊,但我真的不忍心看着花季的姑娘们就这样被毁了。”
此后,张琦惠总会在每周四都准时地出现在这个家,教她们洗衣做饭、打理家务、料理个人卫生、写日记等,带她们到县城洗澡,给她们剪头发、买新衣服和水果。“除了物质上的关爱,我也乐于倾听她们内心的想法,像朋友一样与她们聊天,慢慢进入她们的世界。张琦惠慢慢找到了打开她们“心门”钥匙。
对于“突然”出现在孩子们生命里的这位“妈妈”,此时已经8岁的廖国香说:“自从张阿姨出现后,我们就一直把她当成了妈妈。我们很开心有这样的妈妈。”
张琦惠为廖国凤(左)修剪头发
父亲不满“帮扶账” “妈妈”斗智又斗勇
自从开始帮扶廖先祥一家,被封建思想缠于一身的廖先祥难以对张琦惠产生信任。
“观念极度守旧的老廖认为,女孩子不应该读书,应该早嫁人,才能减轻家里负担。”张琦惠说起在帮扶廖家的过程中最难的事,认为就是与廖先祥的“斗智斗勇”。“从我来到这个家,廖先祥觉得我打破了他嫁女儿的计划,所以很难对我产生信任感。”
在之后每周的走访,除了与孩子们互动以外,张琦惠也多花时间在与廖先祥的沟通中,但还是困难重重。
“无论我说什么他都不听,有时候还对我破口大骂。”最让张琦惠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廖国珍因为不愿接受父亲的逼婚而离家出走。廖先祥对来走访的张琦惠破口大骂,指责是她“拐走”了女儿。张琦惠强只好连夜回到县城,通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此后,廖先祥才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变得友好起来,也再没提起让珍珍出嫁的事。
在新观念与旧思维的无数次“较量”中,前者逐渐占据上风,这让张琦惠慢慢看到了这个家的希望。刚刚入学不到一年的廖国香在小学“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上,大方地站在台上发言;张琦惠在忙工作时下起了雨,廖国香突然出现在身后为她撑伞……
在帮扶中,张琦惠无数次付出,无数次受委屈,无数次想放弃,又无数次坚持了下来。张琦惠说:“只要看到孩子们有新的变化,就给了我坚持的信心和勇气。”
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羊蓬村的广场上,张琦惠(左二)与廖国凤(右二)、廖国香(左)一起在跳皮筋互动
鼓励参与扶贫项目 啃下难啃“硬骨头”
2016年3月,龙里县水务局募集资金为廖家建了一处占地66平方米的新房,水电也同步安装,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们点的是柴油灯,黑漆漆的一片,现在就不一样了。我家一通电,我们就像调皮的小猫一样,这里跳,那里跑。”廖国珍在日记里写。
“等靠要并非治本良策。”张琦惠的努力下,为廖先祥争取到了村庄环境治理公益性岗位,每月获得300元工资,鼓励他积极参与到土鸡和蜜蜂养殖的扶贫项目中来。
2016年9月,张琦惠牵头建立了由50多名爱心人士组成的“予香·余香”教育基金,有效保障了三个女儿学习生活开支问题,并为她们申请到了“西迁情·求是心”项目公益助学金等。
张琦惠(左)到贵州省龙里县第三中学看望就读七年级的廖国珍时,廖国珍赠送给她“母亲节礼物”
龙里县水务局的驻村干部韩飞为廖家算了一笔账,廖先祥每月有70元养老金,300元的公益性岗位工资,一家人每月有近1300元的低保金;通过产业项目分红一年还有2000元,三个孩子的助学金共1800元,“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不成问题。
这一切都被廖先祥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我从没想过我们会有新家,也没想过张局长对我们这么好,水务局对我们村这么好。这个精准扶贫,还真管用啊!”
精准扶贫,不光是廖家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帮扶单位累计800多万元的投入,让整个羊蓬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两年多来,羊蓬村共完成了组组通公路4条1.8公里、农村“三路”2.2公里,饮水安全项目4个;并积极采用“三变+特色农业+扶贫+旅游”模式,养殖高山生态渔业1万斤,种植紫蒜80亩;还新建休闲娱乐场1000平方米,生态环境绿化达7000平方米等。(文/图 潘希来 汪月明 编辑 杨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