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知足了!”这是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牂牁镇沈家村播崴组易扶搬迁群众王力说得最多的一句话,2018年年初,王力一家从沈家村搬到了该区城区移民安置点。
“没想到搬家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有了新工作,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王力笑着说,自己以前在浙江打工,回来后当地政府不仅让一家住进了城区新居,还给自己安排了工作。
近年来,六枝特区坚持“以区位优势确定安置点、以资源禀赋确定安置类型、以就业岗位确定搬迁规模”的原则,探索出产城融合安置型、城镇安置型、中心村安置型等安置方式,依托周边产业,采取“企业+易扶工坊+农户”等模式,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搬迁群众“楼下上班、楼上安居”,使易地扶贫搬出一片新天地。
2016年,六枝特区建成安置点6个,安置农户1424户6034人;2017年,建成安置点2个,安置农户1372户5989人;2018年,新建安置点4个,涉及农户1067户4574人。
临近中午,骄阳似火,在六枝特区易扶搬迁中心城区安置点,搬迁到这的老人罗继魁正和老伴坐在阳台边乘凉。
“现在居住环境好了,女儿在这边做买卖,一家人都在一起。”罗继魁说,从牂牁镇搬过来后,女儿罗云便在小区临时搭建的农贸市场做起了餐饮生意。
在外务工十几年的罗云搬到易扶搬迁中心城区安置点后,没有再出远门,在搬来前,罗云就已经在社区的帮助下开始谋划创业。她说:“父母年事已高,我得回来照顾他们。”盘算着未来,罗云满怀希望。
得益于该区“先就业、后搬迁”“以岗定搬、因岗定人”的易地搬迁扶贫模式,许多和罗云一样常年在外务工的搬迁农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子女,也不用再离乡背井四处漂泊。
不同于传统的移民搬迁,六枝特区易地搬迁扶贫的最大特点在于依托产业搬迁,积极解决搬迁农户的后顾之忧。
据介绍,安置点的半径3公里内有小学、中学、高中、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在搬迁过程中,有技术的农户,可直接实现就业,没有技术的群众,通过培训实现就业。
六枝特区将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群众的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相结合,形成移民就近就业、企业用工充足的良好格局。在这里,企业为群众解决了现实的生存问题,移民安置点为企业解决了用工和工人的住房问题,使移民户与企业相融共生、有机融合。
为了扩大规模、形成产业、发挥各方优势。近年来,六枝特区以种植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经果林、茶叶、中药材等项目为引领,确保搬迁农户产业全覆盖,实现农户增收与生态恢复双赢,解决好“能致富”的问题。引导群众采取土地入股或流转方式,将原有耕地和复垦耕地流转给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开发经营。盘活好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大资源,实现“三地”资源向“三变”转变。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的就地就近城镇化,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共融共生,既扩大了城市人口规模又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与此同时,六枝特区加大对非搬迁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对未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通过教育扶持、医疗保障、民政救助、危房改造、结对帮扶等措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文 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