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不断加大精神扶贫力度,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阵地, 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凝聚社会力量,引导群众摒弃依赖思想,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助力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是大喇叭响起来。以村组为单位,组组建立小型广播站,由大方县电视台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惠民政策,脱贫攻坚相关知识等制作成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音频。通过大喇叭广播,让广大群众在自己家里,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及时了解党的知识、各项惠民政策、脱贫攻坚相关知识。
二是文化墙建起来。围绕党的惠民政策、扶贫措施、扶贫成效、好人好事、村容村貌、民风民俗等内容,按照“一村一特色”的原则,把文化墙作为培育群众的前沿阵地和窗口,利用各村寨显要位置和主要干道房屋、墙体、公路挡墙等阵地,以村组为单位,依照村情民情,科学合理建设文化墙。目前,村组文化墙实现全覆盖,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
三是文艺队伍宣起来。大方县乡村分别组建脱贫攻坚文艺宣传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惠民政策、脱贫攻坚等为主题编排文艺节目,深入街道、村寨,相约广场、院坝等,通过各种文体活动、文艺表演等方式,让群众知政策、看变化、懂感恩,转观念。到目前为此,全县共组建286支文艺宣传队。县文艺宣传队每月在每个乡镇(街道)展演不少于2场(深度贫困村必须展演1场),开展扶贫“志智”双扶,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惠民政策贴近基层、贴近百姓,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截止目前,共开展宣传活动750余场次,观众达25万人。
四是讲习所讲起来。依托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担任驻村讲习员,紧密结合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心制作讲习教案,把十九大精神、产业发展、实用技能、惠民政策、乡风建设、法律、农村实用技术、科普小常识等,向群众开展讲习。目前,全县共成立讲习所318个,在册讲习员2942人,开展讲习3012场次,共培训群众4.5万人。
五是标语广告塑起来。在主要干道、醒目位置,制作脱贫攻坚永久性标语,每个乡(镇、街道)永久性宣传标牌不少于3块,每个村不少于2块,每个村民组不少于1块,广泛持久地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党的知识、国家惠民政策、扶贫等。
六是三级干部动起来。县、乡、村三级帮扶干部,积极对联系的包保群众,进行走访、调研和精准识别入户核查等工作。在走访中,帮扶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政策解读、法治宣传等方式,向群众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帮助贫困户找点子、想办法。根据群众实际情况,收集群众建议,为群众化解利益诉求,选定适合的产业,做到一户一策,确保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七是先进典型树起来。《大方电视台》、《大方报》、“大方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分别开设“脱贫攻坚进行时”、“我脱贫了”、“秋后喜算丰收账”、“驻村干部风采”等专栏,集中报道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做法、典型先进人物等。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支持,大力宣传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展现出的亮点和成效。目前,推荐“身边好人”线索2030条,挖掘报道“我脱贫了”典型人物35人,“秋后喜算丰收账”10期,“驻村干部风采”8期。
八是农居环境靓起来。结合“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大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靓丽生活·自愿者在行动”等,举行环境卫生评比,“五星文明户”评选,“积分超市”,“道德超市”等活动,扎实开展村子有规划、寨子有特色、房子有风格、院子有个性、样子有精神、里子有卫生“六子工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乡风文明整治。(文 李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