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县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松山街道办城南社区,一栋栋整齐划一的新房,不少楼房的墙面上都写着“走上幸福路、感恩党的好政策、脱贫先立志”等标语,旨在从思想上感化、引导搬迁群众,教育群众不辜负党的扶贫好政策,继续发扬不甘落后、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
“新环境多少让我有些不适应,干了一辈子的农活,让我常常想起老家,想起过去。”大营镇联八村搬来的黄友云如是说,城南社区新建了一个“乡愁馆”,有空闲的时候,他都会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紫云民族文化传承剪影 摄影 姚福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的酿酒工具、木头做的猪槽、纺线用的纺车、古朴的石磨、装粮食的竹蔑仓、干活穿的草鞋、装酒的瓦罐、盖房的青瓦等,这些充满年代感的生产生活用具在这里一一展现,也让搬迁群众的乡愁在这里安了家。
“城南社区区位条件较好,距离紫云二中50米,距离紫云第一小学1500米,距离紫云第三幼儿园500米,距离紫云客运站、惠兴高速匝道口不足1公里。该社区共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31栋710套,房屋有100㎡和120㎡两个户型,适应一家5人和6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紫云县生态和移民局副局长程斌说,搬迁入住城南社区的农户是来自全县12个乡镇(街道办)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户。目前,城南社区基本完成搬迁入住工作。
“ 针对搬迁群众来自于不同的乡镇,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在社区扎实开展‘文军扶贫’,丰富搬迁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松山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刘明昌说。针对不少搬迁群众对搬离偏远山村,对传统民俗和乡村生活的思念,他们在城南社区建一个乡愁馆,并以创新公共文化为服务载体,以“乡愁”为纽带,融入“亚鲁王”文化元素,引发亚鲁王后裔自力更生、生生不息的共鸣,以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建乡愁馆是为了让搬迁群众能够记得住乡愁,毕竟他们来自全县不同的偏远山村,从乡村来到城市,还能看到他们以前在老家的一些东西,看到这些东西,他们就会想起他们搬迁之前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形成一个对比,让他们感觉到搬迁搬对了,生活居住环境好了。”紫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紫云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吴康如说。 ( 文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