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贵州的天气在晴雨之间交替着,气温虽不稳定,但全省大部分地区仍呈上升趋势,也为各地入夏做好铺垫。
根据贵州省气候中心统计,截至6月29日,全省68县(市、区)达到入夏标准,省南部边缘最早于4月8日入夏,正安、务川、瓮安、福泉等大部分地区于6月入夏,省东北部及局地未入夏(含无夏区);与常年相比,省东部大部分地区偏晚5天以上,省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偏早10天以上。
气象学上入夏的标准为,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这里的“稳定在22℃以上”不是指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大于22℃就算作“入夏”,而是考察5个以上的“5天气温的平均值”,才能确定是否入夏。举例来说,如果确定贵阳6月16日是否入夏,要分别计算6月12日-16日,13日-17日,14日-18日,15日-19日,16日-20日,17日-21日的平均气温,是否每个都在22℃以上,再结合预报,看未来气温表现,最终确定是否入夏。
从这个标准来看,入夏前即使出现超过30℃的最高气温,从天气来看算是夏天,但从气候来说并未入夏。四季的划分是气候上的概念,而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气象部门通常把6月-8月定为夏季,这个时间段入夏属正常范围。贵州大部分地区的夏季开始于6月中下旬,结束于9月上旬,长70天左右。夏季已经到来,防晒不能大意。公众还应及时补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天热上火。(作者 杨春竹 张冬海 杨昌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