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2023-02-03 09:08:57来源:天眼新闻编辑:罗淼责编:卢佳静

  移苗、培土、浇水……1月2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在武陵山区的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六龙山乡牛场村油茶基地上,乡政府工作人员杨胜军和同事们正在植树,“这次共种植茶树苗200棵,我们打下的是基础,种下的是希望。”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贵阳市观山湖公园五彩缤纷的景色。乔啟明 摄

  当天,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同步举行义务植树活动,在全省1469个义务植树点,有13.8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18万株,面积1.76万亩。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铜仁市江口县在国家储备林建设示范基地及各乡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绿化活动,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为大地增添新绿。李鹤 摄 

  开年植树,贵州已经持续了9个年头。越来越多的贵州干部群众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久久为功在大地播撒绿色种子。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拍摄的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陈曦 摄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嘱托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百里杜鹃湖。罗冠宇 摄

  贵阳市长坡岭国有林场副场长张凯连续9年都参加了开年义务植树活动,“这些年,看着森林一片片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很有成就感。”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贵阳市白云区泉湖公园局部。乔啟明 摄

  开年植树是贵州逐绿前行的一个缩影。十年来,贵州扩绿提质累计完成营造林5372万亩,治理石漠化和实施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游客在三穗县桐林镇木良村生态有氧旅游公路自驾游,航拍风景美如画。胡国鑫 摄 

  增绿,更要护绿。穿上红马甲,拎上旧镰刀,带上大喇叭……在黔北的遵义市汇川区高桥街道高桥社区合兴组,71岁的护林员赖友德和往常一样走进山林。从1985年至今,赖友德坚持护林整整37年,守护1000多亩林地。

  在贵州,覆盖全省各地的19.38万名护林员,成为绿色守护神。贵州还高位推动林长制,五级林长达46913人。2022年,各级林长开展巡林巡查达72万人次,督办解决涉林问题2083个。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王茂祥 摄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越来越多贵州人的生活标配。在“中国凉都”六盘水,麒麟公园、明湖湿地公园、瑶池等一大批特色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贵阳市更是建成各类公园达1025个,“千园之城”名副其实。绿色还成为生态旅游新亮点,特色露营、绿色骑行等旅游风尚在贵州城乡兴起。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秋色,景色如画,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何育勇 摄

  过去十年,贵州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达46处,野生动植物物种数居全国前列,森林总面积达1.66亿亩,国家森林城市达到5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居全国第一,梵净山获批创建国家公园。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越冬的最佳胜地,每年都有2000余只黑颈鹤到此越冬。夏敏 摄

  打造“绿色提款机”,厚植“幸福不动产”,贵州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乌蒙深处的赫章县海雀村,曾经的荒山已是郁郁葱葱,从“苦甲天下”变为“林茂粮丰”。黔西市化屋村将石漠化治理与打造“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精品线路结合起来,实现环境增绿、村民增收。

(中首)贵州:努力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生活标配

黔西市化屋景区。燕江涛 摄

  写好“生态文章”,跳好“富民舞步”。竹、油茶、刺梨、皂角……贵州上千万亩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夯实富农根基,林业碳汇(票)融资成为富民新法宝。(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成嘉廷 邱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