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关岭牛”真的“牛”起来了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19-06-14 15:10:38

  近年以来,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立足“关岭牛”品种优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提出了“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逐步构建了“关岭牛”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目前正稳步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关岭牛”产业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让“关岭牛”真的“牛”起来。

贵州安顺:“关岭牛”真的“牛”起来了

关岭牛产业园 摄影 邱高顺 

  截至目前,该县“关岭牛”存栏16万余头,2019年第一季度出栏1.35万头。三年来,农户自建圈舍11.93万平方米。建成关岭生态畜牧业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1200头核心种牛场1个、冻精站1个、500头以上规模养牛场15个、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0个,成立草业公司3家,饲料加工合作社2家。

贵州安顺:“关岭牛”真的“牛”起来了

待出栏的“关岭牛” 摄影 杨展凌 

  据悉,“关岭牛”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居贵州四大黄牛之首,主要分布于关岭县等19个县(区、市),1982年纳入《中国畜禽品种志》,是我国宝贵的种质资源财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开发价值。2016年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8年省质监局批准发布“关岭牛”标准。

贵州安顺:“关岭牛”真的“牛”起来了

关岭县“关岭牛”脱贫攻坚扶贫车间示范基地 摄影 杨展凌 

  在做实关岭牛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同时,该县下足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做强“关岭牛”产业发展优势品牌。不断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扩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关岭牛养殖过程中,不断优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主体组合方式,探索出了“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五户联保”、“政府+公司+农户”等养殖发展模式,把项目财政扶贫资金转变成贫困群众的股金,由村集体(能人、养殖大户)领办合作社,把家庭牧场、农户(散养户)集中起来,兴办养殖密集小区,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有力推动关岭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贵州安顺:“关岭牛”真的“牛”起来了

村民们在收割“关岭牛”的主饲料:皇竹草 摄影 杨展凌 

  据该县本土企业花江镇蓝天白云公司负责人刘开华介绍,目前他的企业现有“关岭牛”存栏1450头,2018年出栏1358头,覆盖贫困户360户,每户实现分红1000元,2018年临时用工30000人次,收购饲草工资支出300余万元,并通过购买饲草带动村集体经济收益共计44.2万元,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村民走到致富之路。

  如今,贵州安顺的“关岭牛”已经冲出贵州,登上了大雅之堂,走进了一线城市寻常百姓的餐桌,正在强劲的势头走向全国。

  80后的黄定恒是地道的贵州关岭人,曾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前,一直想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他为助力黔货出山,决定转行餐饮,将家乡的“关岭牛”等农特产品引入上海,让人们在上海能品尝到正宗的贵州味道,一饱口福。如今,黄定恒一共经营了五家店,第六家店也正在筹备中,公司经营的品牌黔岭牛庄、小牛有约在上海乃至全国也是家喻户晓。

  黄定恒自豪地说:“‘关岭牛’吃的是皇竹草、喝的是山泉水、呼吸的是负氧离子空气,肉质口感很好,在市场上有相当大的优势。我是贵州关岭永宁人,虽然现在在上海定居在上海,但根在贵州,宣传贵州,推广贵州产品一直是我在做的事情,理当为贵州的经济发展,黔货出山出一份力。”(文 杨展凌)

编辑:周文进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