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力量助推多彩贵州跨越发展

2017-10-20 08:48:18|来源:新华网|编辑:罗奇波|责编:陈梦楠

  作为贵州省政府与美国高通公司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华芯通1号芯片首次集成符合国标的密码算法模块,2018年市场化生产后将实现“中国芯、贵安造”。

  苹果首期投资10亿美元的首个icloud数据中心,将进一步增强贵安新区对世界高科技企业的吸引力。

  总投资80亿元的华为数据中心,在服务华为全球战略的同时也将贵安推向了世界。

  年产20万辆的五龙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带动7家上下游企业落户贵安。

  现代汽车集团首个海外大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业。

  坚持“云端”起跑,向大数据要动能,贵安新区要出了发展的新格局。

  《2017年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公布,贵安新区的大数据产业关注度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第一。

  大数据领跑,只是贵安新区创新拓展、先行示范,跑出发展加速度的一个折射。

  为国家区域发展作出贡献,先要成为全省重要战略支撑。

  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先要成为贵州的重要增长极。

  崛起黔中,生机勃勃。贵安新区肩负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使命,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为引领,着眼国家战略,助推贵州跨越,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体现贵安担当、贡献贵安力量。

  做大经济总量,聚集高端产业,贵安发展有动力。

  华为、高通、苹果、现代、腾讯、阿里、百度、FAST天文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助推贵安产业朝向高科技迈进,富士康、诺基亚、亚玛顿、浪潮、乐道科技、星瑞安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纷纷投产。

  从设立以来的三年多时间,新区各类500强企业达到38家。从托管前的2012年到2016年,贵安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倍、28倍、5.5倍、1.6倍和2.1倍。

  完善城市功能,净化政治生态,贵安发展有支撑。

  建设一流现代化新城,贵安新区坚持200余项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率先编制了八大风貌导则和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累计投资1000多亿元建设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框架基本搭建,贵安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板块功能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大学城规划全面提升,面积从之前的45平方公里扩展到63平方公里。

  打造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贵安新区大力开展“六抓五强四守牢”活动。在全省率先出台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等制度规定,在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调查中市州级综合排名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激发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热情。

  创新驱动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贵安发展有活力。

  在全国率先推进配售电侧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推行两级“扁平化”管理体制和“大部门制”,在全国率先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行政审批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雇员制。贵安新区积极围绕获批的十项国家试验示范试点任务,先行先试,三年时间完成改革事项167项,多项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国、全省实现率先突破。

  贵安综保区实现当年获批、当年建设、当年验收,今年1-8月,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167.6%。立足获批开展国家首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加工+贸易”双轮发展,搭建起东盟小镇、瑞士小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民博会等具有影响力的开放平台,营造了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贵安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正在加快形成。

  富裕一方百姓,做美一方山水,贵安发展有力量。

  高起点统筹城乡发展,贵安新区在教育、医疗、住房、环境改造等民生领域共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建设14个新型智慧社区,实现6万人就地就近城镇化、市民化。建成20个美丽乡村,实施“六个万亩工程”发展“美丽经济”。2016年,贵安新区率先实现直管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6000元、贫困村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的高标准全面脱贫。

  坚持打造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全域旅游化的生态文明城市样本,贵安新区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深入推进三级河长制,启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施“绿色贵安三年会战”,投入20亿元关闭污染企业和破坏生态的砂石厂150余家,开展“美丽乡村比美丽”活动,真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乘风破浪,扬帆领航,浪奔潮涌的贵安新区正成为贵州后发赶超的生力军,艰苦奋斗、楫舟奋进,把同步小康的宏伟蓝图写在多彩贵州的大地上。(记者 范力 谌思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