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扶的是志气。文化扶贫,扶的是思想。文化扶贫,扶的是感恩。文化扶贫,扶的是观念。文化扶贫,扶的是品德。文化扶贫,扶的是礼仪。文化扶贫,扶的是谦让。文化扶贫,扶的是精神。
文化扶贫,扶的是志气
“不患寡,患不均”,这是亘古至理。四十年来的深化改革,让我们从一穷二白变得衣食无忧甚至丰衣足食,然而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平衡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也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整个国家宏观大局发展而作出的国民福利计划,或者称之为让全民共享改革带来的福利政策。
然而实施精准扶贫几年以来,并非一帆风顺,政策的实施中过程中存在和发现许多问题,再结合我走访的许多贫困户,我得出这个结论——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扶贫,扶的是志气。
有志气的贫困户不需要扶,他们不需要多久就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没志气的贫困户扶不起,因为他们存在依赖心理,永远没有他们要到达的目标和彼岸。政府的职责应该在哪里呢?我想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和那些老残病弱者身上,这是物质方面的扶贫;精神方面则是需要文化扶贫,扶的则是那些有潜在能力却依旧贫困的人群——扶起他们“富起来”的志气。
这种志气包括两点,一是“不想穷”的思想,二是“我要富”的欲望。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争当贫困户。只要“不想穷”,思想上算是改变了,而“我要富”则是行动也要跟上。我走访过的一些农户,他们持这样的观点,不想穷,但也不想富,维持现状,任你政策如何好,岿然不动安如山;有的则是经济水平一般般,但要争当贫困户时我往前,不把贫困证件弄到手,一切政策不满意;有的则是我是贫困户所有人员都要听我的,贫穷是最好的资本。于是我们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起扶贫扶起了什么?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扶贫数据有了,扶贫工程有了,但是穷的根源没有从大脑中清除,富的志气没有在她们心中播下种子,又怎能叫做有脱贫?
志气这种东西看不见模不着,就像沙漠里的一弯清泉,可以拯救一片荒漠;志气就是史铁生手里的笔,轮椅阻止脚步到不了的地方,他用笔尖去丈量足迹的轨迹;志气也是霍金的大脑,身残束缚了他的身体自由活动,他却用思想去遨游太空寻找黑洞;志气还是海伦·凯勒紧闭的双目,她看不见光明但却用心里谱写世间的美好……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如果说贫困是一种逆境,那么只要你有志气,就一定可以从逆境中走出来;我们都知道,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毛泽东也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然,我说扶起贫困户的志气也是建立如今大扶贫政策新时代背景之下,也就是扶贫大政策需要文化扶贫,这是治根之策。
“人穷志短”是一个方面,但是志存高远却足以改变命运。贫困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和环境因素,然而这些归根结底还是意志力因素的较量,在我所调研的贫困村里有几十年一成不变的人家,也有几年内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人家,同样的人居环境,唯一不同的就是志向。当然,贫富永远是相对的,在任何历史时代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消除,但是贫富的差距却是绝对的,中国的贫富现状无疑已经跨过那条“红线”。经济上的帮扶无疑是短期内最好的方式,但是缺少文化的底蕴的厚重感只会让这种扶起来的的“富裕”昙花一现,甚至漏洞百出,所以文化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显得重要与必要。
志气是什么?它是孔子说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也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是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如果说扶贫是由外而内的,那么扶志则是由内而外的,一个人的灵魂改变了,那他这个家庭的命运也会随之改变,所有家庭有了灵魂,国家也就有了朝气。
故扶贫,更要扶志,既治标也治本;既兼顾现在有谋划未来;既提升经济也沉淀文化。
文化扶贫,扶的是思想
思想是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思想是航标,规划航行的旅程;思想是巨笔,描绘未来的蓝图;思想是钥匙,解开贫困之谜……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更是文化层面思想层面,文化扶贫,扶的就是思想。而思想扶贫可从一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横向比较,以前的贵州受制于交通环境因素,小农思想占据主导,远离市场中心,发展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被紧紧束缚在几亩山地里,贫穷是与生俱来。纵向比较则是原生态原始耕作方式为主极少参与全国市场竞争,东部沿海已经融入市场经济甚至国际化领域,贵州的思维方式更多的还是“享受型”经济。在参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为一个“最高点”,这是历史的根源。如今,参与全域化的竞争与开放的时代已经悄然降临,滞后的思想观念恰恰成为束缚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枷锁,要更好开发和发展这一方土地,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首要的工作就是思想解放,来一次思想的变革,让百姓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干部的思想与时俱进,干部扶贫这是关键。
二是独立自主的思想。扶贫模式可以借鉴,但各地的资源禀赋不一,扶贫政策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最重要的是让百姓树立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帮”与“扶”都是外部因素,它们唯有作用于自己的对象并且只能通过该对象起作用。故“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而“渔”只能源自于受众本身。帮扶干部的“帮”要得法,要使被帮的对象明白“水”与“源”的关系,脱贫攻坚过程中,帮扶干部可以不断更换,但是不变的永远是群众,所以长久发展从哪里来?只能依靠群众自身。
三是现代农业的思想。摒弃传统耕作模式,用好现代农业的一切科技成果,从思想上武装农民;互联网+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山地农业立体农业特色农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完善销售渠道,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引进现代化管理。
四是用好资源的思想。资源是优势,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现在贵州的名片就是气候和生态环境,在全省高速公路联通的状况下,维护好宣传好和发展好这两个“品牌”就是最大化的利用好自身优势资源。以后的“农业+旅游”或者“生态+旅游”将是群众最大的利益来源点。
五是用好政策的思想。政策的支撑永远是中国式发展的主导力量,用好国家政策结合自身发展这是大贵州必须遵循的发展之路。贵州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源自国家政策的支持,而机遇只垂青于又准备的人。一个好政策必然是面对大多数人,但往往因政策收益这儿却是那些对政策有研究的群体。
六是适应市场的思想。市场已经是资源分配的决定因素,在乡村企业里,利益分配的比例大头依然是平台公司,所以群众的市场思维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管理的经济效益往往被轻视或者忽视,这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扶贫就是要培养或者培育农民自己的管理家和经纪人,让农民懂自己懂农业懂农村懂市场,思想扶贫就成功了。
文化扶贫,扶的是感恩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标志,脱贫攻坚不需要扶贫的对象对某一个干部感恩戴德,但是至少需要让百姓知道生活这样一个美好的新时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能享受到国家这样大力度的扶贫政策也该心存感激。然而调研扶贫的结果却是百姓对对扶贫结果的满意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故此,精准扶贫,更需文化扶贫,扶的是感恩。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治国理政柔性之策,更是安身立命慰问社会的不二法宝,其中感恩则是这些优秀文化的瑰宝。扶贫路上,一路前行,的确看见许多在物质线下挣扎的穷苦百姓,但是感触更多的则是那些物质上已经比较丰富却依然对政府或者国家政策心存非议人群,他们不是没有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而是不满足于当前所享受的政策,换言之就是未怀感恩之心。
贫穷或许有历史根源和人为因素,但是不能归结为当前的政策和执政党,如今的政策方案都是在中共正确和科学的领导之下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结束贫困正是在中共领导下进行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造福全体人民的壮举,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怎能不心怀感恩、努力奋进呢?不能因为我们过去失去很多而抱怨如今的时代或者需要把一切归结于当今的政府,甚至希冀政府把一切的欲望都一当今扶贫政策弥补回来,这是脱贫攻坚中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享受而不感激。
工作中固然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但是举报渠道和上访渠道如此畅通的情况下,把这些当成主要方向来反对和抱怨,这不仅仅是理智问题,缺失的是一个感恩之心。精准扶贫不仅需要物质的改善,更需要文化的滋润,扶贫,扶的是感恩之心,它滋润的不只是贫困户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有一个小案例说的是这样一件事,一天省委检查组到某贫困户检查脱贫工作,县长带队,当检查组问及贫困户帮扶人是否对其进行走访时,他不加回忆直接脱口而出,“没有”。尴尬的县长只好拿出手机里一张照片对贫困户说“照片上的老头就是你家的帮扶人,还与你合影呢”,这是贫困户无言以对,而照片上的老头就是该县县委书记。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我们暂且不论,但是不言而喻,缺少感恩之心是必然的。以前一个县令能挨家挨户走访农户那时不可能的事,现如今,服务做到如此程度也是各亘古未有了,然而效果却是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也该思考扶贫要扶的什么?缺失的又是什么?
我站在实践与理论的中间深思,扶贫需要的是一个“短期战”和“长期战”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三至五年可实现主要以物质脱贫为主;第二阶段则是以精神脱贫为主,一至两代人有望脱贫,文化扶贫则是精神脱贫的主要方式,而感恩则是文化扶贫的一个重要方向。没有感恩,一切工作都将没有归结点和落脚点,工作开展的满意度也将没有意义。
故而,文化扶贫,扶的就是感恩。
文化扶贫,扶的是观念
贫穷的根源在于观念,观念的落后致使贫困。文化扶贫,在于改变观念,观念的改变则需要内在知识信息的更新,外在力量的冲击,而文化扶贫,扶的就是观念。
一是穷则思变的观念。物质上的短缺不可怕,可怕的是观念上的陈旧。穷不思变是是落后地区最根本的根源。文化扶贫需要让文化作为一利器破除固有的陈旧观念,旧的观念打破了,新的观念才会重新成为主导,观念的改变会成为连锁效应,带动更多的东西改变。而农村地区,知识的普及力度和文化的传播力度比较薄弱,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需要干部既要懂得扶贫的理论知识,更要懂得与老百姓交流的技巧,让改变的思想深入群众,让群众相信你的观念给他们带来的是真实可见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主动要求改变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伴随着观念的改变一切工作开展起来就得心应手。
二是抓紧机遇的观念。贫困的另一个特点则是错失良机,要改变必然被要学会抓住机遇,这也是个观念问题。调研发现,面对一个机遇,80%的人都是持观望态度,行动的20%,有人失败了,大多数却成功了,这就是观念带来的差距。文化扶贫就是要扶起人们抓住机遇的观念。
三是主动创新的观念。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不曾改变,传统农业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季节性、规律性变化不大,人们的思想和身体双重束缚在一亩三分土地上,季节气候是指导行动的唯一标杆,创新的缺失是天生的。文化扶贫就是要从观念上改变这种束缚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无形枷锁,改变固有的生产观念、销售观念以及生活观念。创新是有力摧毁陈旧观念的锋利武器,会主动创新的民族必将远离贫困的泥潭。
四是对外开放的观念。如今市场化全球化已经成一个时代不可逆的发展大趋势,主动参与对外开放早已成为时代主题,闭门造车已经一去不复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只会出现在史诗中,推销自己打造特色的自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凡封闭之地固守之人终将被时代淘汰,故而,文化扶贫,必先扶起一个对外开放的观念。
五是知识为先的观念。“知识可以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些都是众人皆知的不变真理。重视知识的程度决定了一个地区发展程度,文明不会被改变,即使武力可以统治世界,但文明终将征服一切,包括统治者本身。落后之所以落后,在于对知识的轻视甚至是漠视,改变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知识是构成,知识可转换成能力,能力足以改变一切。所以,文化扶贫,扶的就是知识为先的观念。
文化扶贫,扶的是品德
品德之于贫困有如人之双腿,缺一不可,高尚的品德成就高尚的的人生,造福全社会;反之,则影响整个人类文明健康发展。文化扶贫,扶的是品德。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良好品德都随之消散,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厚,必有邻”……而在扶贫进程中如果不把这些优秀文化精华重新点燃,那么整个扶贫战略就会受到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家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就难以实现。物质济人,文化化人,品德树人,思想立人。
扶贫路上的艰辛我不赘述,只说发生的故事。许多次走访贫困户,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里拿着资料和笔记本时,许多人远远看到就把门紧紧关上,关上的门再也无法敲开,就像关闭的城堡一样;而当手里拿着慰问品(私人购买)时,挨家挨户的门就会像面向太阳的向日葵一样张开了紧闭的眼睛,仿佛一瞬间农村集镇式模式开启。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扶贫缺少文化因素,当村庄固有的经济模式和习俗被冲击,他们已经没有一个标杆和道德模范遵循,都在围绕经济作出本能性行为,这是一个多可怕的场景。文化扶贫,就是需要扶起一个道德榜样,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没有道德的标杆,精神上的扶贫最可怕;曾经有一案例,一个贫困户强奸其女长达十几年,这种人伦已经丧失到如此地步,不扶起沦丧的道德,一切美好的生活不过是空中楼阁水花境月海市蜃楼过眼云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作为软实力核心的应该是文化,尤其在和平年代,如果没有文化的滋润,民族的凝聚力就像干涸的土地极易裂开口子;贫困地区更是如此,物质上的帮扶仅是一个方面,它只是我们达到公平的一个手段,文化的扶贫,扶起的是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标杆。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不仅需要法治,道德的作用是万万不能被轻视甚至忽视的,孔子说的“徒善难以为政,徒法难以自行”至今也有积极意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法以治乱,德以安邦。
市场经济的冲击归根结底是一种文明方式的冲突,落后地区的帮扶之所以出现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新来文化思潮与固有文化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故而扶贫应该有两条主线,一是物质扶贫,二是文化扶贫。物质扶贫的主要方向已经开展十分城熟,如“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兜底脱贫一批。而文化扶贫就包含八个方面,其中的道德就是一个重要领域。
文化扶贫,扶起的是道德;挖掘的是人性的善,助推的是社会的良知;国家若从一个宏观的高度看待道德力量,他就是一湾润物无声清泉,滋养着全社会;扶贫,要扶起的不仅是一个身体,还有一个灵魂。物质与文化虽然是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物质建设优先,文化建设靠后的必然,文化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并不完全对等,这是我们从文化扶贫方向思考扶贫战略的原因。
文化扶贫,扶起了道德的标杆,我们将撑起整个贫困精神大厦的支柱。
文化扶贫,扶的是礼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礼仪是文明的外衣,没有了礼仪,整个社会人群就像没有穿衣服的野兽在大街小巷出没。文化扶贫,扶的就是礼仪。
在几十年的乡村整改中,乡风文明已日渐式微,没有约束和规则似乎成为新的规则,人与人之间缺少相应的礼仪的状态随处可见。职工干部走村入户走访似乎是理所当然,百姓爱理不理,没有礼仪的乡村是大多数,没有礼仪的群众也是举不胜举。做过多人的暗访之后发现,原来礼仪不是不存在,而是这些最基本的礼仪已经被他们心中的私利取而代之。
“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化扶贫,扶的就是这种礼仪。人类社会如若没有礼仪,与其他动物世界就区别。
物质的短缺是贫穷的外在根源,文明礼仪的落后则是贫穷的深层次原因,致富的缘由各不相同,贫穷的原因大多相似。物质层面无法改变的,我们只有从精神层面进行着手,贫困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其中粗鲁、无理、自卑、自闭……改变贫困面貌不亚于一场社会变革。国家的文明要在某一领域产生效用,首先必须树立典型或者标杆,而文化扶贫,必须要树立一个礼仪标杆。精准扶贫,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状态这些有形的东西,精神方面、社会行为和社会礼仪方面的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是文明社会的可靠标志。
文化扶贫,就是要扶起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远离粗俗、低俗,精神脱贫脱去的就是这些低级的东西。
文化扶贫,扶的是谦让
文化扶贫,扶的是谦让。谦让像一个纽带,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切友好;谦让是一杯佳酿,让人与人之间更加有温度;谦让如一个港湾,接纳五湖四海的归人。停泊、栖息。
谦让是一种消失已久的传统美德。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似乎很难寻觅“谦让”的踪迹,它像荷叶上流过的雨滴,看不见痕迹。扶贫,扶的就是谦让;把美好的事物分享给他人——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谦”本身就是一种美誉,“让”则是出让,让出,不争,其人性的美好尽郎阔在两字之中。让脱贫攻坚中盛传的是“谦让”的美丽故事,而不是“富而不仁”或者“争当贫困户”。
谦让可以缓解脱贫攻坚中新出现的矛盾。脱贫攻坚就像一盘很大的棋局,每一步落子皆是环环相扣,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会让人目不暇接,可谓是前一发动全身和“世事如棋局局新”。
谋定后动,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也需要谦让的品质,谦让,是人性的根本改观。伴随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种矛盾随之凸显,而这种谦让可以缓解这些矛盾的发生和激化,让脱贫攻坚更加科学合理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谦让是生活更温馨、人际关系更融洽。谦让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品质,它既有感染性和调节性的作用。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与感情关系之外,更多则是社会习俗道德品质的约束,谦让既是文化方面的内容,更是精神层面和社会道德层面的内容。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离不开谦让这种品质。
文化扶贫,扶的是精神
文化扶贫,扶的是精神。精神是一个人的人灵魂,没有灵魂如一块没有生气木头,没有灵魂就似一潭没有活力死水,没有灵魂的人就像是一片没有生机的荒漠。
精神是物质进步的助推器。脱贫攻坚,物质的帮扶只是一个方面,物质是基础,精神有助于支撑物质的进一步发展,精准扶贫,更需文化扶贫,精神层面的帮扶是对物质帮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今天,不仅是谁决定谁的的问题了,更多的是相互促进,甚至是融合发展。扶贫,扶的是精神,是对扶贫思路的深入思考,更是对贫困地区发展的统筹和全局考量,物质扶起的短期效应,精神则是一个长久计划。
精神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物质层面的分享大多是有成本效应的,而精神层面的东西则更具传播性和长效性。是现场经济的竞争性特点伴生的就是优胜劣汰,结果和矛盾就是贫富两级分化,如果没有精神的东西,或者文化扶贫不从精神层面入手,社会的分化和矛盾更加激化和不可调和;而精神扶贫,则提供一个文明的向导,缓解纯物质带来的矛盾“硬伤”,一定程度起到稳定社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
精神是文明前进的风向标。物质的短缺影响一个人身心,而精神的匮乏则影响一个人的眼界。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社会物质丰富程度,而精神文明发展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风向标。精准扶贫,需要文化扶贫,精神扶贫扶起的是一方神圣家园。野蛮不再、文明畅游;贫困不在,物质极富。(作者 罗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