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决定

2018-01-05 09:42:28|来源:贵阳晚报|编辑:罗奇波|责编:陈梦楠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的新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现就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作出如下决定。

  一、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重大意义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战略选择。有利于促进城乡关系重塑、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把城乡资源整合起来、资金集聚起来、市民(农民)组织起来,构建享有美好生活的命运共同体,探索形成公平享有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成果分配的权利、机会的制度安排,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共建中推动城市发展、在共治中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在共享中实现美好生活需求。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现实突破口,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能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在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中有更多获得感。体现省会责任担当的实践探索。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省会优势,丰富全省经济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内涵,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强化省会城市的辐射、聚集功能,在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征程中“作表率、走前列、当先锋、做贡献”。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按照发展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的思路,以城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市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以下统称城乡“三变”改革)为基本路径,推进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在解放思想上有新进步、在改革开放上有新突破、在后发赶超上有新成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有新跨越”,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爽爽贵阳发展新篇章。

  (三)总体目标

  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是一个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城市;是一个发展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的城市;是一个权利享有公平、发展机会公平、社会法治公平、制度安排公平的城市;是一个依靠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是一个数据引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数谷”城市;是一个集聚要素强、服务功能优、辐射范围广的城市;是一个物质更加丰富、城乡深度融合、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公平包容的城市;是一个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城市。

  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在全省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基础上,到2022年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的配套设施、旅游服务和产品体系等更加完善,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经济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等基本建立。

  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具有贵阳特色的现代要素体系、产业体系、经济动力体系、政策体系等基本形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达35%以上,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左右,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在完善公平共享制度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共建共享股权合作发展机制、集体经济带动市民(农民)致富机制、共享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等“先富带后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发展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的城乡“三变”改革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收入比控制在2:1左右,城乡低收入群体年收入逾1万元。

  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现代城市、特色小镇、富美乡村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为重点建成具有时代特征、国际品质、独具魅力、生态优良的现代城市,以其他区(市、县、开发区)为重点建成100个以上特色小镇和100个以上富美乡村。

  在推进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成果不断巩固,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以上,河流湖库水质明显提升,基本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制度体系。旅游总收入及外汇收入年均增速均达30%以上,旅游业带动间接就业人数达100万人左右。

  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更加完善。以“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为主要载体的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凝聚人心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与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市民(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衔接互动的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贵阳建设全面推进。

  在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党员干部执政本领明显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明显提升。

  二、以城乡“三变”改革为基本路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体系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推进以市民(农民)为主体、企业为龙头、产业为平台、项目为载体、股权为纽带、共享为目标的城乡“三变”改革。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让全体人民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的“股东”,参与到产业链发展和价值链分配上,推进城乡公平共享发展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努力探索迈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一)建立健全发展共建的体制机制。通过城乡“三变”改革打造经济发展共同体,完善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下转3版)

  (上接1版)凝聚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发展合力。成立社区经济组织、市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股份合作联结机制。制定引导市民(农民)自愿将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入股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政府优先配置资源和资金让城乡低收入群体拥有股份等相关政策,让全市人民成为“股份市民”“股份农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现“人人有股”。公职人员参与城市“三变”改革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执行。合理界定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和应有权利,建立市民(农民)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共建城市的发展机制,用股权纽带将各方利益联结起来,增强企业、市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健全社会共治的体制机制。通过城乡“三变”改革打造社会秩序共同体,充分发挥党在政治引领和制度安排上的优势,把基层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市民(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共建共治的良性效应。发挥党委政府“统”的职能,建立健全企业、市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方利益的协调机制,完善协商共治、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机制。建立健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社会动员工作制度,引导和动员市民依法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积极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三)建立健全成果共享的体制机制。通过城乡“三变”改革打造利益联结共同体,以股权为纽带,实现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让市民(农民)在共建共治中公平享有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成果分配的权利和机会。建立稳定增加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机制,选择有社会责任感、有实力的经营主体,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让市民(农民)按股权比例获得收益。完善公平、透明、合理的股权进退机制,建立向低收入、弱势群体倾斜的机制,政府或集体配置给低收入群体的股份,待低收入群体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后按章程逐步退出。坚持按劳分配,树立“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导向,让有道德、讲诚信、守法纪、参与劳动的人优先入股。

  三、培育城乡协同发展平台,构建现代城市、特色小镇、富美乡村融合发展格局

  统筹城乡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绿色旅游公路环线为主线,协同推进现代城市、特色小镇、富美乡村建设,将旅游景点、田园综合体和建成区串联起来,促进城乡关系重塑,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新格局。

  (一)高品质建设现代城市。加强城市设计,完善城市要素,提升城市功能,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增强省会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加快推进人民大道、百花大道、花冠路等市政干道建设,加快形成城市轨道交通骨架,提升城市枢纽场站功能,实现市内交通无缝衔接。统筹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推行城市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做精城市品质,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智能化、法治化,塑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形象。坚持合作共赢理念,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开发区、贵阳综保区和航空港经济区等实体性平台提档升级,规划建设高铁经济带贵州园(A区),提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等活动性平台影响力,打造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和引领区。推进观山湖区与清镇市、云岩区与观山湖区、白云区与修文县、乌当区与开阳县、南明区与花溪区、修文县与息烽县等在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相互融合、互动互利、共同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与贵安新区、龙里县和惠水县等同城化发展。

  (二)高起点建设特色小镇。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遵循客观规律,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着力培育壮大小镇经济,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特色小镇发展新路。全面启动产业型、资源型、生活型三大类特色小镇试点建设,以特色产业为核心,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方向,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集聚,打造一批产业型特色小镇;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浓郁的风情韵味、秀丽的自然风光等,凸显贵阳特色的风情和人文魅力,打造一批资源型特色小镇;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繁荣“商业圈”,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打造一批生活型特色小镇。加快培育足球小镇、花画小镇、温泉小镇、创客小镇、养生小镇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

  (三)高标准建设富美乡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吃住行游购娱并举、农居产文体健融合、物质富精神富并重、人文美自然美统一,加快形成“一环三横十射线”富美乡村空间布局,逐步实现富美乡村全域化,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重组。围绕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加快建成20条以上富美乡村精品旅游示范带,成为世界旅游名城的重要风景线。以农村环境设施提升、农业生产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农商一体化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农业产业提升行动;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文明素质、培育特色文化村寨、普及城乡健康生活行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等为重点,全面实施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加快建成一批具有生产效益、生活品质、生态价值的富美乡村。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公平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筑牢发展基础。

  (一)打造集聚高效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的要求,以“一区一带四平台”为引领,以若干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带、产业融合发展区为重点,集聚土地、投融资、人才等各类要素,促进产业集群发展。1.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以人民大道为突破口,以科技金融、楼宇经济、商圈经济、总部经济等为重点,把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引领全市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2.绿色旅游公路环线产业带。依托绿色旅游公路环线,以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为主体,以旅游产业、生态产业等为重点,打造绿色旅游公路环线产业带,引领全市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3.产业发展战略性聚集区。用公平共享的理念改革创新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保区、航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使之分别与所在行政区域战略互补、统筹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战略性聚集区,引领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开放型产业等加快发展。

  (二)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军民融合、汽车制造、铝及铝加工、医药食品、磷煤化工等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以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双千工程”为主要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着力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促进创新资源集聚;紧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机器人、增材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提前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以旅游、金融、物流、商贸等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围绕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建设,依托绿色旅游公路环线合理布局富美乡村、田园综合体、康养旅游区、体旅休闲基地等,把贵阳建成全国、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抢抓国家产城融合作试点城市新机遇,推进重点产业链金融试点和金融业产品服务创新;发展保税物流、国际货运及航空物流和公铁联运等多联式物流;吸引和鼓励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带动性强的会展企业落户贵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形成以优质茶叶、精品水果、木本药材为重点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

  (三)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中国数谷”建设,加快打造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构建高速、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抓住贵阳作为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建设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打造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深化大数据“聚通用”,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依托“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建立块上数据汇聚、安全管控、共享、开放与服务的城市块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做大做强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推出一批大数据应用场景。开展跨领域跨行业大数据融合创新试点,探索形成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运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展云制造、设备物联、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数据分析应用等服务,全面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支持旅游、物流、生活服务等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数据共融共享、服务全程全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进农货进城、网货下乡、电商扶贫。

  (四)营造公平共享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发挥国有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行动,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偷税漏税、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电信诈骗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优化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构建起“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推进价格改革,坚持市场决定,尊重企业自主定价权、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创新价格监管机制,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公平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市人民更加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安全、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实施“十大民生提升工程”。从人民的需求出发,统筹推进“十大民生提升工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品质。实施就业创业提升工程,坚持就业创业优先战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优的创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创业平台。实施收入提升工程,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济救助力度,构建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拓宽群众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推进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让市民(农民)舒适生活在现代城市、特色小镇、富美乡村之中,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更加平衡、环境更加优美。实施交通出行提升工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公交都市,让城市路网更加健全、出行更加有序、行车更加文明。实施教育供给提升工程,推动基本公共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完善城乡教育体系,推进优质教育全覆盖。实施医疗健康提升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康贵阳”。实施养老敬老提升工程,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实施城市文明提升工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全覆盖,挖掘和培育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颜值、气质、品质。实施智慧治理提升工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数智共享社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实施平安建设提升工程,严厉打击“黄赌毒黑拐骗”违法犯罪,深入推进“两严一降”和“禁毒人民战争”工作,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深化法治贵阳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使尊法、学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追求。加快制定公平共享的相关法规规章,依法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体等分享社会服务、发展成果的基本权益,依法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和资源。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各级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作用,共同推进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

  (三)构建城市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把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新时代贵州精神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贵阳精神结合起来,让城市始终充满积极向上、创新包容、和谐稳定的正能量。紧扣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功能定位,开展“课堂讲习”,让讲习所成为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的常态化、制度化平台。加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为群众提供公园、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营造互联网时代的良好舆论生态。

  (四)提供更多更好生态产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实施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持续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力控制主要污染物浓度,不断丰富和发展“爽爽的贵阳”城市名片。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为主攻方向,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全力实施森林提质扩面,大力修复城市山体,完善环城林带、生态廊道、公园体系、绿地系统,让市民享有更多绿色生态空间。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推进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行动,推广绿色建筑,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引导市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六、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加强党对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的全面领导

  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突出政治性、先进性、纯洁性、时代性,不断提高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一)突出政治性,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意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的全面领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聚焦“四个伟大”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将抓落实作为衡量干部政治过硬的重要标准,确保全市党员干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把讲政治体现在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的行动上、工作中。

  (二)突出先进性,充分发挥全市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培养选拔大量秉持公平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开创事业精神、具备过硬执政本领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让全市党员干部成为推动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的开创者、领导者、示范者。围绕打造贵阳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体制机制等工作,把实绩作为选任干部的“第一道门槛”,注重在城乡“三变”改革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培养选拔一支讲政治、重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五种思维”,增强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八大本领”。完善“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落实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大力选拔党性强、有能力、善创新、作风正的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黔归人才计划”,健全开创性引才聚才用才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在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中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三)突出纯洁性,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牢固树立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全过程,保证群众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大城乡建设、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压紧压实具有城乡资源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确权、赋权、活权职能的单位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确保政策、资金、项目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全力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增强监督执纪能力,支持市、区(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履行工作职责,将监督力量、资源向执纪监督、审查调查一线部门倾斜,实现对全市范围内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充分运用民生监督、专项巡察、常规巡察、巡察“回头看”和民主党派监督等手段,防止城乡“三变”改革过程中违规侵占集体资产等问题发生。深入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四风”“地方病”,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

  (四)突出时代性,确保基层党组织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握新时代特征、紧跟新时代要求,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始终在组织带领广大群众中勇立创新发展的时代潮头。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壮大和发展集体经济为关键,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在组织和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党动员社会、组织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创建,大力实施创新党组织书记培养、创新骨干队伍建设、创新平台阵地升级、创新活动载体塑造、创新制度机制保障等“五大工程”。强化大数据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推进“数据铁笼”建设,确保权力运行数据化,处处留痕、精准监管。拓展“党建红云”平台运用,大力推进智慧党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具有新时代鲜明特色的坚强战斗堡垒。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