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一村一企”花开 集体经济茁壮成长
风吹绿意涌,村富百业兴。6月初,走进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青葱的韭黄苗在风中摇曳,田地里农民戴着遮阳帽劳作,平坦的道路上运送韭黄的车辆来回穿梭。
化新村位于化处镇东南面,距离普定县城13公里。2010年之前的化新,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和“空壳村”,全村2300多人,就有500多人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靠传统劳作勉强度日。
如何破题村庄“空心化”“空壳村”的发展难题?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顺应时代的发展背景,2011年,在村副支书陈国勇带领下,化新村几位“靠得住、肯带富”的村民办起了合作社,种起了蔬菜。“第一年我们几个自己干,年终盘算下来,比自己单干赚了不少。看到我们有效果,其他村民开始办合作社,到2014年初的时候,村里6个合作社共流转了五六百亩土地,有了一些小规模的产业田地。”
合作社的成立,将单打独斗的个体户聚拢成抱团发展的小集体,但缺乏整体的统一领导,始终做不出大产业。“想要继续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带动帮扶更多的农户致富,就必须打开工作思路、破解经济基础薄弱及单打独斗的困境,成立村公司势在必行。”说干就干,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化新村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管了原来的6家合作社,并大规模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到2014年年底,全村共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发展起了特色农业产业。
有了村级公司的带动,化新村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不足4万元发展到2016年底近2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化新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农业园区。同时,化新村也是著名蔬菜专家李桂莲的“蔬菜育种基地”“安顺市蔬菜保供基地、安顺‘菜篮子’工程示范点”,化新村党支部被评为“省市县三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个“空壳村”的崛起,是普定“一村一公司”改革的一个缩影。
“化新村村级公司的成功打造,挖掘出我们村级公司的巨大发展潜力,结合‘三变’等先进经验,普定开始探索‘村企合一’发展路子。”普定县委副书记马照亮告诉记者,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普定县,贫困是长久挥之不去的标签,到2016年,162个行政村中,无集体经济积累的“空壳”村有87个,占比53.7%,村级集体经济“短板”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
2016年9月,普定对全县172个村居投入1.72亿元“资金池”,每村100万元,创办村级公司,每个公司自主发展产业,破解空壳村和农村空心化问题,拉开了“一村一公司”开启普定深化农业农村产业改革的“三步走”序幕。
第一步,2016年10月15日前,完成全县172个村(居)公司的注册,成立公司,设立公司“资金池”。乡镇(街道)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和村方案,部门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服务措施和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步,2016年10月底,完成“资金池”融资和资金划转工作,每个公司注入100万元到“资金池”中,“资金池”资金投向项目落实到位,每个公司均有新兴产业主体、有脱贫致富带头人、有特色优势产业,公司及所属合作社产业全面启动实施,实现“空壳村”全部脱壳
第三步,2017年底,将一批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村支书、主任,培育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每个公司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健全的管理机制,集体经济不断夯实,农村活力有效增强,着力打造出一批有一线平台、一线市场、一线客群对接能力的新兴产业主体。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一村一公司”农村发展模式在普定县全面落地开花,在“村企合一”发展模式下,人们挖掉分割土地的田坎,将破碎的田地连成一片,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迈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激活了农村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盘活资金要素,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目前,普定县共涌现了产业带动型公司119个,资源开发型18个,服务创收型22个,异地置业型13个,各级公司办工厂、建基地、搞经营、跑运输等多种投资经营形式不断涌现,逐步实现“乡乡有园区、村村有企业、组组有特色、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的目标。全县87个空壳村实现全部脱壳,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村有25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有17个,100万元以上的村12个,172个村居实现从空壳村到小康村的嬗变。
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公司流转土地6300余亩进行蔬菜种植,解决了450余人就业,带动近300户农户致富。(吴兵 杨小友 邓刚)
来源:贵州日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