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花茂村:守住乡愁走上致富路
脱贫攻坚在行动(供图 贵州省网信办)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一栋栋风格别致的黔北民居分布乡间,层次分明,干净整洁;宛如玉带的白腊河穿村而过,清澈见底;油亮发黑的通村公路上,客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旅游核心区的陶艺街上,游客们熙熙攘攘……
7月17日,“脱贫攻坚在行动·同步小康看贵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一幅新农村的美丽图景呈现在眼前,昔日的“荒茅村”已经变成美丽“花茂村”。
“改善环境”让脱贫有奔头
花茂村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改名“花茂村”,寓意花繁叶茂。
花茂村虽然距离遵义市区并不远,但因贫穷,曾经只有一条能通马车的村道。为加速改变面貌,村委会决定从改善交通入手,这样的想法得到了上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开始修村路到翻新村民住房,渐渐地,花茂村的环境有了改善,到花茂旅游的人也逐步增多。
过去的花茂村(供图 贵州省网信办)
“2012年以前,村里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2012年开始,村里实施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开始变化。依靠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80%的外出务工人员渐渐地返乡创业致富,返乡农民工创业,又增加了村里的变化,花茂村开始摆脱贫困。”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说。
现今的花茂村(供图 贵州省网信办)
以此为契机,花茂村村支“两委”开始制订“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计划。在村支“两委”带领下,花茂村开始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做实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不仅如此,花茂村还大力发展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
今天的花茂村(摄影 刘昌明)
环境好了,村民挣钱的路子也多了起来,村民王治强就是其中之一。
王治强改建自家院子,投资开起了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如今,王治强的“红色之家”生意红火,每天接待200人,为村民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在王治强的影响下,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28家,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个,引进大型农业企业一家,解决近千人就业。
“乡愁经济”让旅游有门路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花茂村视察时动情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三年来,花茂村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齐步走,积极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发展起了“乡愁经济”。大力推进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等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把一栋栋青砖黛瓦的黔北居民,变成一个个旅游产业“孵化器”,老百姓纷纷端上了“旅游饭碗”。
“我想跟总书记说,我们花茂人做梦都在笑!”彭龙芬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时刻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
通过几年的发展,花茂村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特色高效农业的有机融合,守住了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新路,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红色之家”的游客络绎不绝(摄影 田秋情)
据统计,2017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数量约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3000万元。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继续做好生态这篇文章,保持天蓝、地绿、水清,依托大旅游实现农旅文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画卷。”彭龙芬说。
“乡愁”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每个人对于乡愁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人觉得乡愁是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有人认为乡愁是不忘初心、追求宁静的生活理念,而对于回乡创业的张胜迪来说,乡愁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张胜迪是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枫元村人,也是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者。
她2016年7月回乡创业,在花茂村创办花茂人家商贸有限公司,以古法造纸创新体验推广和相关产品生产及销售为主,致力传承花茂村独具特色的土陶文化、红色文化和乡愁文化。
正在泡茶的回创者张胜迪(摄影 田秋情)
关于乡愁,张胜迪说了这样一个故事:2017年一个外国游客来张胜迪的店里买特制的台灯,和她讨价还价,但她并没有降价,而是向这个游客介绍这种台灯的材质、制造工序和文化背景。虽然那名游客最后没有买那盏特制的台灯,但却对张胜迪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他这样说道:“我完全没有想到这里的农民会有这样的见识,你们和城市里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张胜迪认为,发扬乡愁文化不仅仅是办“农家乐”、吃农家菜那么简单,而是让游客在游玩之后真的能记住一些东西,乡愁不仅仅是人们对原生态生活的一种怀念和向往,更是对健康、对信仰的追求。
她希望花茂村作为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样本缩影可以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静下心来,游客在这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邻里关系的和睦,这些都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乡村旅游”让致富有希望
“鸟语催人醒,蛙鸣伴梦乡。花丛蝶飞舞,莲下鱼欢畅。小河绕田野,青山披盛装。虽不比蓬莱,仍可算一方。”作为花茂村变化的见证者,花茂村退休教师候光富用一首诗描述如今的花茂村。
走进花茂村先才陶艺馆内,欢声笑语不断,不少游客正在制作陶艺作品。在店里,店主母先才不停地穿梭其中,为店里的游客提供指导。
“没想到这老手艺还能再次焕发生机。”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已传承有百余年,曾经因村里贫穷,他的店子也面临关门歇业的局面。但如今,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母先才的陶艺馆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
陶艺传承人母先才正在进行陶艺制作(摄影 田秋情)
“这都得益于花茂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母先才说,自2014年以来,花茂村抢抓“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的机遇,在全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后,迎来了乡村巨变。
近年来,花茂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累计整合资金2.4亿元,全面改善了村里的水、电、路、讯、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游客服务中心,核心区域还实现了免费WiFi和“天网工程”全覆盖,既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同时,花茂村积极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以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元素为基调,新改建黔北民居880栋,既保持了村庄传统风貌,又结合了现代化元素,与青山绿水浑然天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数据显示,2017年花茂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00万元。(文 田秋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