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绿水青山间勾勒山地旅游图卷

2018-10-15 15:20:2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岳旺|责编:陈梦楠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杨云):10月15日,2018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黔西南。

  借力山地旅游的发展,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黔西南州从深藏闺中到走向世界,从闭塞之地成为贵州崛起的桥头堡,知名度越来越高,区位资源优势日益凸显,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引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贵州省因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山地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的“山地公园省”,位于贵州西南部的黔西南州则有着全球分布面积最广的喀斯特山地,富集了喀斯特峰林、高原湖泊、瀑布、峡谷、地缝、天坑、高山草原等众多山地特殊地貌要素。如何念好“山字经”,黔西南州靠山养山治山吃山,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的山地旅游助推经济发展新路。

  十月的纳孔布依古寨,清风徐徐,进入寨子抬头望,只见木窗灰瓦,一幢幢具有布衣族风情的新民居点缀在绿水青山间。

  贵州黔西南:绿水青山间勾勒山地旅游图卷

兴义万峰林景区(供图 黔西南州宣传部)

  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三岔河畔的纳孔布依寨,近年来利用三岔河被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省级名胜风景区的机遇,凭借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几年前,纳孔村民大多还住着破烂瓦房。”纳孔自从树立生态旅游开发的路子之后,开始着力改变村寨的“硬件”,全力推行了改厕、改灶、改圈“三改行动”,有不少农户还在房前屋后种植了橘子、桃子、李子、石榴等果树和各类花卉,呈现出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

  三岔河景区和双乳峰景区旅游热为纳孔带来了经济效应,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风貌吸引来大量游客,旅游兴旺让当地餐饮业、乡村客栈、布依特色小吃及民族服饰的经营与发展红火起来。

  近400年历史的方家古院位于黔西南州兴仁市景田村,游玩、徒步、健身的游客经常走进方家古院参观。“古院落开发是一个难题。”2015年以来,兴仁市不断攀升增长的游客量和景田村里闲置的老院落唤起了“90后”方文玺经营特色乡村酒店的想法,“石墙、木梁、木梯、灰瓦,是我的田园印象,体现民族特点、农耕文化、乡愁味道,目的就是让游客能找到乡村的记忆”。

  在古朴的木屋坐着,很难想象曾经的落寞古院如今会有这等大变化,据方文玺所言,方家古院开办古院农家乐营业以来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假期更是一房难求。

  纳灰村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下五屯街道,是万峰林环抱中的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布依族村寨。在纳灰村,连绵的峰林,袅袅的炊烟,菜畦中的犬,木凳上小憩的猫,构成了人们对乡村所有美好的“眷恋”。沿着石头路踱步进入层层村舍,布依族风情民居映入眼帘,十月的纳灰村,空气仍有些湿热,眼前的布依族风情民居,只一眼,就让人感受到在精致装扮的民族风情木屋中,透露着些许生活味。

  三年多奋进探索,黔西南州以及贵州省不断为世界山地旅游发展完善“中国方案”,同时也将自身成功打造为世界级山地旅游目的地的。晴隆24道拐、贞丰三岔河、兴义万峰林等山地旅游精品线路,丰富了山地旅游游山地,享生态、赏民俗、阅文化的旅游需求,也让黔西南州释放出“山地玩都”的激情。

  贵州黔西南:绿水青山间勾勒山地旅游图卷

热气球体验让游客感受俯瞰黔西南峰林地貌景观 (摄影 王欢)

  山地旅游放大了旅游扶贫效应,也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黔西南州,以往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人口不再广种薄收,农家乐、山地绿色农产品、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等多种形式产品成为新经济来源。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农旅助力脱贫,黔西南州旅游反贫困探索和实践让贫困人口更多地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截至2018年6月,黔西南州通过旅游带动14057贫困人口脱贫。

  坐拥“好山好水”的“中国山地旅游慢城”贵州黔西南,已开辟出一条乡村旅游新路,以“山地玩都”建设为切入点,在乡村积极打造新经济元素,将深山里的村落与大都市的游客相连,撬动了旅游大市场。

  “十三五”规划以来,黔西南州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传承农耕文明、展示民俗文化、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田园、发展休闲农业为重点,通过向公众推介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休闲乡村,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如今在贵州黔西南,一场人与自然演绎的“回归”式融合,引领着乡村面貌的改观,寄托着人们回归过往或彻底改变乡村面貌的愿景,沉寂的“古院落”“古村落”,新时代里正迎来春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