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村民找准致富门路

2018-12-13 10:34:48|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脱贫致富,关键是要紧紧抓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驻村干部们发现,该村和其他贫困村一样,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弱妇孺。为此,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发展产业,让这些留在村里的人也能就近务工,不出家门也能增收。

  遵义市人民检察院在帮扶过程中,坚持以促进群众增收为核心,结合保海村实际,充分运用杨滨检察长作为市级指挥长的挂帮扶贫资金400万元和其他扶贫资金,帮助发展了一批长效、短效和长短结合的特色产业,并建立了惠及全部贫困群众的利益链接机制(贫困户分红享受产业利润),确保户户有增收产业,确保户户有就业门路。

  一年多以来,该院帮助保海村发展长短结合的中药材瓜蒌产业250亩和养蜂产业500箱;帮助发展短效产业,发展辣椒订单产业700亩、烤烟1000亩;帮助发展长效产业,种植青翠李经果林2300亩、刺梨产业900亩;帮助建设蔬菜大棚40个……

  该村贫困群众罗毕先老大娘深有感触地说:“这两年保海村的变化太大了,我们是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好时代了。”

  现在村里有了产业,像罗毕先这样60多岁的人都能在村里务工,不必担心“出去给别人当保安和洗盘子都没人要了”。

  “现在村里产业多了,活多得选起干。我今年帮村里种瓜蒌、种辣椒就干了两个月,得了5000多块钱。”罗毕先说。

  在发展养蜂产业时,杨滨检察长亲自协调新蒲新区三渡镇,安排驻村工作组带领该村群众到三渡镇养蜂产业基地实地观摩学习养蜂技术,由三渡镇养蜂产业基地为保海村发展养蜂产业提供长期技术支持。该村贫困群众王文跃充满喜悦地说:“今年政府资助了我四箱蜜蜂,还请专家手把手教我养蜂,让我有了致富增收的门路,今年我已经卖了2000多元的蜂糖。” 

  为帮助该村群众解决生猪、蔬菜等农特产品销售难问题,遵义市人民检察院机关食堂与保海村建立农副产品供销关系,定期购买保海村贫困群众饲养的生猪和种植的蔬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