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扫码评价 强监督改作风
贵州日报  2019-01-17 11:22:05

  “17.81万条群众扫码评价,满意率97.48%!”

  这是“贵州省毕节市干部纪律作风扫码评价平台”上线运行8个月来的最新统计数据,群众用自己的方式对全市1533个党政机关及事(企)业单位的19445个科室(窗口)干部作风作出了最公正的评价——考核成绩,优。

  国家公职人员之所以被称为“公仆”,是因为其最根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而评价服务质量的好坏的标准就是“门是否好进、脸是否好看、事是否好办”。

  国家监察法颁布后,毕节市的监察对象增至12.13万人,可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仅1899人。64比1,仅靠人数极少的纪检监察干部是不可能对众多的监察对象作风纪律进行时时、事事监督的,如何监督、督促监察对象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成为摆在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群众的眼睛最雪亮,整治干部作风,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监督。”2018年5月,毕节市纪委监委打造“智慧纪检”,依托大数据积极探索创建市级统筹、各县(区)相互独立的“毕节市干部纪律作风扫码评价平台”。

  通过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民团体和村(居)办事部门及窗口张贴微信扫码单,前来办事的群众只要扫描一下二维码,就可实时对办事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干部作风问题,把监督权真正交给群众。

  收到负面评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第一时间将问题转监察对象所在单位“一把手”,限时调查处置,限期整改完善,处置整改结果报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并同步公布,接受群众进一步监督。

  虽然差评只有2.52%,但这也说明极少数监察对象在服务群众时没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仍然存在不足和问题。存在不足,改。因单位、窗口设施设备等客观原因造成服务对象不满意的,及时改进硬件条件,完善工作制度,更好地满足群众服务需求;因监察对象态度、方式等主观因素造成服务对象不满意的,严肃追责问责,通报曝光。

  去年,各级各部门对1586条负面评价进行了及时处理,处理949人,纠正整改问题730个,建章立制378个。

  “干部纪律作风扫码评价平台”真正实现了监督“全天候”“无漏洞”;并通过追责问责倒逼监察对象转变作风,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工作纪律和责任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切实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心中有杆秤。只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永葆公仆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毕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彤表示。

编辑: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