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大山里的扶贫:行动是对贫穷最好回应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19-02-01 16:51:35

  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前往箐口村的途中,狭窄而崎岖的道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不外乎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村的常态。

(新春走基层)大山里的扶贫:行动是对贫穷最好回应

箐口村村民进行土地冬季管护(摄影 张凌)

  尽管现在的箐口村看上去仍然有着贫困的痕迹,但很多细节呈现出这是一个正变化发展的农村。村民们每日都把村寨打扫干净,这在三年前不可想象。沿着2018年修通的水泥通组路,一块块村规民约和“新梦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宣传牌立于道路两边。在火石坡村民组最高的山头上,“脱贫攻坚”四个大字显示着山乡巨变已经到来。

  夜已深,箐口村村民配合施工队加班修建通村油路。过去,因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箐口村被贴上了“贫穷落后”的标签。箐口村一系列改变都源自于“新梦想农民夜校”的开办及“新梦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箐口村的这些“新梦想”都是从这个山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张凌及乡村扶贫伙伴们的创意。张凌放弃了在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后,回到箐口这个相对落后的小山村,开始“乡村合伙人”的奋斗者生活。

  “想,都是问题;干,才是答案。”这句话常挂在张凌嘴边。1985年出生的张凌,2010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目前担任箐口村村主任。回村后,张凌邀请多名专家来到箐口村把脉,并且对如何开展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必须搞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干什么、如何干、见成效’。”张凌扶贫两年多,跋山涉水走组入户,访遍了8个村民小组,帮群众出点子、找路子。

  与贫困户的共商机制,让张凌工作推进顺利。通过与村民共商,结合专家建议,箐口村脱贫致富的规划是发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化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张凌的目标是箐口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山地农业发展,做好山地农业、搞好山地旅游、发展山地经济,凭借“三山计划”帮助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现在,随着大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发生着变化,箐口村也在改变。“环境的改变最明显,过去农村脏乱差,污水、垃圾没人处理,现在道路平坦、院落干净。”张凌说,“基础设施的变化最关键,贫困村脱贫重点、难点就在基础设施方面,特别是路和水,村村通、组组通公路打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

  箐口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在8个村民组也成立了合作社分社,搭建起了产业发展的平台,帮助村民鼓起了“荷包”。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箐口村探索出了“酿蜜模式”,即:“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级党组织统一领导,公司统一管理,合作社按各自优势和经营范围,将农户确权出来的资产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实施,统一销售,共同分红。养蜂,种植猕猴桃、樱桃、李子、杨梅等,村里的产业一个接一个发展起来了。

  2019年贵州“两会”上贵州省省长谌贻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让张凌倍感振奋。张凌说,“新一年,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文 张凌

编辑:周文进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