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2019年1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第4名,位列拉萨市、海口市和昆明市之后。据悉,这是生态环境部自2018年6月将排名城市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以来,我市取得的最好成绩。
数据显示,贵阳市1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4。据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刘强介绍,贵阳市1月空气质量良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首先,临近春节,大量工地停工、企业停限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减少等,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其次,1月降水天数和降雨量都高于同期,而且分布均匀,有利于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沉降和稀释。
此外,与我市在空气质量方面下的“硬功夫”密不可分。2018年,我市强力推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实现老干妈公司油烟达标排放,油烟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控制;关停小寨坝化工园区内黄磷生产装置,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持续推进扬尘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冬春季燃煤散烧治理;在原有考核机制上,制定实施《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激励约束考核办法》,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区(市、县)生态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生态云”,将空气监测、日常管控、同比分析、首污统计、未来预判等数据集成为一体,实现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的预报预警。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1月,贵阳各区(市、县)首要污染物均为细颗粒物(PM2.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2.69—3.12之间。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排名依次为:修文县、息烽县、观山湖区、开阳县、花溪区、双龙区、白云区、云岩区、清镇市、经开区、乌当区、南明区。(作者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