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贵安新区马场镇鱼雅村阴雨绵绵,远处的坡耕地、500亩以上的大坝均已在年前翻新、平整。
魏明明轻啜一口红茶,闲适地与妻子商量:“要不今年我们再多流转10亩地种辣椒?”
“去年辣椒收成不错,价格也不低。”妻子同意了魏明明的提议,“等雨停了,你去周围邻居家问问,看还能流转多少亩土地。”
去年,魏明明种植50亩辣椒。辣椒成熟时,他采摘了一部分制作糟辣椒,另一部分晒成干辣椒销售,共计入账至少20万元。
“除了辣椒,我们还大力推广大蒜种植。”鱼雅村党支部书记魏文友告诉记者,去年,村里调整了200亩耕地种植辣椒和大蒜,3月初栽种辣椒,9月底辣椒采收结束后接着栽种大蒜,每亩地村民至少获益5000元。
种辣椒、大蒜仅是鱼雅村对连片坡耕地和500亩以上坝区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部分规划。
目前,村里的连片坡耕地和500亩以上大坝共有4000多亩,过去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很多土地撂荒。为将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鱼雅村按照新建茶园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要求,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并于去年初注册成立了古茶树专业合作社。
据统计,鱼雅村有3万多株百年古茶树,经济价值极高。该村决定在原有古茶树的基础上,扩大茶树栽种面积。今年1月初,鱼雅村翻新耕地200亩,栽种60万株茶苗。此外,村里还带领村民建立了50亩古茶树育苗基地。
“培育的古茶树苗,到2022年将栽满1000亩至1500亩坡耕地。届时,村民每年依靠古茶树将获得不低于8000元的收益。”鱼雅村村主任施明云告诉记者。
目前,鱼雅村已免费向村民发放了价值25万元的茶苗和10万元的肥料。“准备工作已就绪,今年将是鱼雅村大丰收的一年。”对于未来,施明云信心十足。(作者 马红梅)